第126章 沉默(第2/2頁)
章節報錯
大姑就說:“你們就不來,我們家也該做飯了。”說著叫了兩個兒媳婦一同到灶間忙去了。看娘還在屋裡坐著,寧婉便給她使了個眼色,“娘,我們去灶間看看,讓爹在屋裡先歇一會兒。”
爹是喜姐兒唯一舅舅,俗話說“孃親舅大”,外甥外甥女兒有什麼事都是要舅舅做主的,因此爹也一向對幾個外甥外甥女兒都好,又因為喜姐兒稱得像奶而格外疼她。這一次全家人急忙到大姑家,其實就是爹總不甘心,一定要親自勸勸喜姐兒。眼下倒正是好機會,寧婉覺得自己和娘在場反倒不方便,就要躲出去。
孃兒倆帶著石頭到了灶間,大姑卻也明白,將她們都帶到了別的屋子裡,一進門眼淚卻掉了下來,“讓她舅跟她說說也好。”
於氏趕緊掏了帕子幫她擦,“這門親也不是不好,就是二郎心裡總有些過不去。”說著自己也滴下淚來。
“誰心裡又能過得去呢?”大姑一向是剛強的人,現在卻忍不住哭了,“旁人只當我們家想把女兒嫁到趙家圖謀些什麼,其實我和她爹什麼也不想向趙家要,只願意喜姐兒能過得好!”
當初喜姐嫁了賊人,花錢如流水,也曾給大姑和大姑父送了不少財寶,大姑和大姑父卻從不肯收貴重之物,還一直提醒喜姐兒不要拿夫家的財物回孃家,免得丈夫不喜。後來也正因為如此,那賊人犯事,大姑家裡卻沒有賊贓,自己才能幫著喜兒和大姑家脫了罪,也沒讓喜姐受了牢獄之苦。
但是喜姐兒兩次親事不順,大姑和大姑父一定是有責任的。當初寧婉就隱隱有些感覺,現在更是想得通透了:大姑和大姑父養女兒養得不對,明明是農家的女兒,卻一定要當千金小姐養,結果養來養去將心養大了,怎麼也看不上農家人了。這樣說親的時候怎麼能順利呢!
明明說過幾樁門當戶對、四角俱全的親事,但喜姐兒就是看不上,大姑和大姑夫也不肯勉強她,結果再三蹉跎,可不是與這些特別的人家對上了眼!
只是現在再說這些也來不及了,寧婉只得隨著娘勸大姑,“我們自然都知道的,大姑不要傷心了。”
這時大嫂便端著茶進來,“舅母、婉兒,你們先喝點水,飯菜一會兒就好了。”一語未了,見婆婆和舅母兩人臉上皆有淚痕,就上前說:“娘,舅母,小妹這門親也不是不好,而且她自己十分願意。眼下大正月裡的,何必掉淚呢。”
大姑就“呸!”了一聲,“你不必勸我!敢情你們都願意喜姐兒嫁到趙家,將來都跟著借
光!我告訴你們倆兒,就算喜姐兒真到了趙家,誰也不許去給她找麻煩!”
大嫂在舅母面前捱了罵,早漲紅了臉,想反駁又不敢,只趕緊低了頭在炕邊站著。寧婉就趕緊擺手悄聲說:“大嫂,你趕緊忙去吧,這裡有我呢。”其實大姑固然是遷怒了,但大嫂和二嫂果真是願意喜姐兒嫁到趙家的,自己進門時就見她們滿臉都是掩不住的喜色。喜姐兒若是嫁到趙家,孃家怎麼也會跟著得些好處。
姑嫂畢竟不是一母同胞,大姑家的兩位嫂子也很難真心疼小姑。
“自媒婆上門說了趙家的事,這兩個都眉開眼笑的,雖然不敢明著躥唆喜姐兒,可誰看不出她們的心思!”大姑氣得不輕,“這兩天我就沒給她們好臉色!”
於氏只得又勸,“大姐,一碼歸一碼,這事兒也不是兩個外甥媳婦的錯。”
大姑就重重地嘆了一口氣,她何嘗又不明白呢,“看二郎能不能說通了喜姐兒吧。”
一時午飯好了,大家吃了飯,寧梁又與喜姐接著在屋子裡說話,大姑亦與娘在另一處,寧婉原本與她們在一起,偏石頭嫌屋子裡悶,她只得帶了弟弟去大姐家找狐保一起玩,到了傍晚才回來。
晚飯時,爹顯然沒有多少精神,話也很少,大姑父亦不怎麼說話,兩個表哥不敢說話,男人那席上靜悄悄的。倒是女席這邊喜姐兒一直笑嘻嘻地,反倒熱鬧些。飯後大家又說了會兒家常,大姑就安排大家住下,叫寧婉說:“婉兒,你與喜姐兒住一個屋。”
農家房舍淺陋,寧婉每次來大姑家都與喜姐兒一個屋子住著,但是這一次她卻被委以重任——接著繼續勸喜姐兒,剛剛大姑悄悄叮囑她的。
喜姐屋裡的洗漱用具多是比著寧婉的所置辦,因此寧婉用起來十分順手,洗乾淨後鑽進了被窩,還沒來得及開口,喜姐兒已經吹息了油燈搶先說:“如果你也要勸我別嫁到趙家,就別說了,我已經想好了,決不會再改主意。”
寧婉從最初聽了這個訊息後就猜到喜姐兒不會聽勸的,現在從她堅定的語氣裡更是感覺出來。但是她也是有話要對喜姐說的,而且都是她親身經歷所得來的肺腑之言,“我不勸你,但是我想問,再過上幾年,表姐會不會後悔?”
喜姐不想寧婉會這樣問,本想立即就回答“不會!”,可是話到了嘴邊她還是停了下來,因為她果然不知道幾年後會不會後悔。
寧婉當年從沒有後悔過,但是她那時卻是走投無路,與現在喜姐的情況完全不同,她從沒有後悔的機會,除非她不想管當時重病的爹。但是喜姐兒卻不然,她有許多的選擇,梨樹村裡有好幾個小夥子願意娶她,媒婆還給她說一門鎮子上的親事,大姑和大姑父早給她辦了許多的嫁妝,比寧清的還要多上幾倍。
因此寧婉就又加了一句,“如果嫁過去了,再後悔就來不及了。”
喜歡重生農家么妹請大家收藏:()重生農家么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