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喜事(第1/2頁)
章節報錯
到了馬驛鎮上之後,吃肉比在三家村方便多了,只要想吃,到相隔不遠的肉鋪子裡就可以買到,除了豬肉,其餘豬頭、豬下水、豬蹄之類的也都盡有,提前打了招呼,還能幫忙留下自家想要的五花肉,或者剁好肉餡、切好排骨。而且肉鋪子裡還兼賣羊肉、魚、雞、鴨、鵝等等。
只說大黑二黑,也就是家裡兩隻小狼狗的肉骨頭就從沒斷過。
但是回到三家村吃殺豬菜,寧婉還是覺得味道遠非肉鋪子裡的肉能比得了的。同樣是豬肉,但是三家村的肉吃起來就是香,再用村裡自己醃的酸菜一燉,一點也不膩;再有煮的血腸,煎的面腸、切成細絲的豬耳朵、吃起來不大雅觀但她一向喜歡的豬蹄子,寧婉不知不覺竟吃撐了。
好在二房明日迎親有許多事要做,她便跟著寧大娘、春玲嫂子張羅著,也算是消食吧。娶親不比嫁女,男方家要準備的東西多著呢。三家村相好的人家都過來幫忙,幾十個人忙著搭棚子、砌灶、借桌子碗筷用品等等,總算到了天黑前事事齊備,寧大娘又請大家明日再來,除了吃席,還各領了差使,給廚子打下手、端茶送菜、收碗洗碗……
寧婉原本要到灶上幫忙,她覺得自己的茶飯頗拿得出手,可是寧大娘卻把最體面的差使給了她,“婉兒,你穿得這樣好,哪裡能去灶上?你只幫和寧葉陪著新娘就行。”
新娘接進門後就迎進新房,而新郎成了禮還要出來招待了客人,到回洞房期間要有許久,總不好讓新娘一個人在洞房裡枯坐,通常都是小姑陪著說說話,幫忙送些茶飯。
大河有妹妹,按說不用再請別人了,因此寧婉就說:“葉兒如今也長大了,要她陪著就好,我去幫忙做菜吧。”
“做菜僱了廚子,你只幫著陪新娘子,葉兒不大會說話呢。而且讓新娘子也看看我們家裡原也有體面的親戚。”
原來自己竟成了金字招牌,寧婉只得應了,“放心吧,大娘,我保證把新娘陪好。”
娘也有差使,就是今天晚上幫忙鋪新被褥。這個活兒其實就是象徵的,將新做好的被褥拿出來鋪在新房的炕上,掃一掃,再說幾句吉祥話兒就行了,主家還要給一份厚厚的喜錢。但是這差使不是隨便一個人就能做的,總要兒女雙全又有福氣的人才行。
先前娘沒有兒子,自然沒有人請她,當然就是寧婉的哥哥還活著的時候也一樣沒有人請,眼下卻是第一次。拿不著喜錢倒還無所謂,但有這樣的面子,於氏十分地喜悅,笑說著吉利話兒將被褥都鋪得整整齊齊。
就連小小的石頭,也被選來壓床。原來三家村這邊還有一個習俗,那就是成親的頭一天晚上,要有一個小男孩子與新郎一起住,以示延續子孫。這與娘鋪新被褥是一樣的道理,能選上是非常榮光的,因此娘和寧婉回去時就將石頭留在了二房。
寧梁吃殺豬菜時喝了幾杯,現在已經有些多了,因此就說:“現在已經不早了,趕緊睡吧,明天還要陪客呢。”他是大河的親叔叔,如今又在鎮子上開鋪子,自然要招待親孃家送親的人。
一家人睡下,第二早於氏第一起來,卻先去了二房。原來石頭長到現在還是第一次晚上離了她,她總是不放心,要過去看看。
沒一會兒抱了石頭回來,一進門就笑了,“石頭一早還沒睡醒就在二房尿了,你二爺、大伯、大娘他們都笑得合不上嘴。”
原來壓床的孩子若是不小心尿在炕上,那就是喜慶再加上喜慶的事,更是吉利。
寧婉正起來做早飯,聽了便奇道:“石頭平日不尿床的,怎麼偏偏今天尿了?”
“昨晚大伯家用山裡紅加糖煮了水給大家當茶喝,你大娘特別多給石頭喝,再說昨日石頭玩了一天,也沒午睡,自然就尿了炕。”小兒子的事於氏一向上心,有什麼不知道的,笑著將石頭抱到屋裡換了衣褲,一會打扮一新送了出來,頭上戴著紅纓球小帽,身上穿著紅緞子棉襖,黑緞子棉褲,兩隻鞋上也各有一個紅纓球,又哄他,“等吃了飯娘還帶你去二哥家裡玩。”
寧婉就說:“娘,石頭也大了,你就讓他和村子裡的孩子們一處玩吧。”娘四十歲上才得了石頭,未免有些溺愛,因此寧婉時常提醒她,“別像三房的拴兒似的,養得不成樣子。”
於氏聽了拴兒,便也點頭,“昨個兒見了拴兒,竟還是混不講理的性子,他娘雖然管他,可三叔三嬸卻暗地裡縱著,怕是難改好。”想了想果真放手讓石頭跟著春玲家的老大出門玩去了,畢竟村裡一向沒有外人,孩子們出去玩從不必擔心。
三家村這邊一向清早就去接親,親事都要在上午辦,若是下午辦親事的,那便是二嫁的,是以儘管路不近,但親事都辦得早。
新郎新娘一行人剛到三家村口,早有等在那裡的人放起了鞭炮,大家聽了聲音便都趕了出去,就見寧大江穿著一身大紅的新衣牽著毛驢,大冬天裡額上還冒著汗,而新娘一身紅彤彤的騎在驢背上,頭上蓋著大紅的蓋頭,什麼也看不到,只見後面跟著幾個拿著紅布包袱和送親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大家便數著陪嫁的紅布包袱,竟有四對八個,便悄悄議論起來,“真不少了!”“聽說那家是山下的富戶,中了寧家人品好,家境亦好,大河又能幹,所以才陪送了許多嫁妝將女兒嫁了過來。”又有孩子們圍著送嫁的隊伍笑著鬧著,手裡拿著繫了紅繩的銅錢,自然是寧家人一路上發的。
到了寧家門前,又是一陣鞭炮,比方才還要熱鬧,請不的主事人就高聲喊著“下轎!”其實就是下驢,這時寧婉和寧葉就上前一左一右扶著新娘從驢背上下來,新娘蓋著蓋頭什麼也看不到,只能由著她們攙著。
一進院子,正中間放著一個盆子,裡面正燒著木頭,主事人又高喊:“跨火盆!”新娘便扶著她們兩個從火盆上方邁了過去,這意味著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接著又到了正屋,聽主事人的安排拜堂成親,二爺爺早換了乾淨體面的衣裳坐在炕上,接著寧大伯和大娘也都坐下,拜了長輩後便將新娘子扶到新房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