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親熱(第1/2頁)
章節報錯
萬婆婆見兒媳婦的妹子要去看姐姐,就起身說:“賢兒睡了一上午,剛剛醒了喝了一大碗小米粥,又吃了四個雞蛋,奶水也下來了,這會應該是醒著呢。”又說:“又我送你們過去。”帶著她們進了東廂房。
進了東廂房大姐的屋裡,見大姐正坐在炕上,頭髮鬆鬆地挽了個髻,額前綁著寬寬的紅布條,上身穿了件青布碎花的小襖,下面黑布收腿褲子,腳上穿著白棉布襪子,除了手臉一絲也沒有露出來,身邊放著一個小小的紅皺皺的小外甥,打成了蠟燭包,正睡得香,小小的胸脯一鼓一鼓的。
萬婆婆就說:“不是讓你多躺躺嗎?坐久了將來腰疼。”
大姐就笑道:“我一直躺著呢,剛聽我爹和婉兒說話聲了,才坐了起來。”看著寧婉,“兩年沒見,竟長得這麼高了。”又問:“爹孃都好?”
寧婉一一答應著,又去看小外甥,問大姐身子怎麼樣,一時間姐妹兩個說個不停。萬婆婆笑著說:“你們一家人好久不見,就多說一會兒話兒,我去做飯了。”
大姑和寧婉便都起身要去幫忙,萬婆婆哪裡答應,將她們都推了回去,“來一次不容易,哪裡用你們,多陪賢兒說一會兒話。”
萬婆婆走了之後,大姑就向寧婉說:“回去告訴你娘,賢兒生孩子我都陪在一旁守著了,她婆家人也好,待她並不差,叫她不要擔心。”
寧賢也如是說:“我婆婆不太會說話,但是心眼兒實,今年家裡雞新下的蛋除了給爺奶每天蒸蛋羹,其餘的一個都沒吃,全給我留著;買了二斤紅糖,也是爺奶那邊一斤,給我一斤;昨天晚快生的時候還殺了一隻雞給我吃呢。”
寧婉早就知道的,萬家人好,大姐日子過得就順心,因此便笑,“娘雖然一直惦記大姐,但其實也是知道的。我回家再告訴她這些事,她就更高興了。”又把娘做的小包被小衣裳什麼的一樣樣拿了出來,又告訴寧賢,“家裡拿了兩隻雞,二斤紅糖,二斤紅棗,還有兩百個雞蛋,所以月子裡你只管吃。”
寧賢就說:“怎麼拿了這麼多,一半就夠了!”
大姑就笑,“你還不知道呢,你爹又買了一頭驢,生意也做得好,今天來時和婉兒兩個都穿得簇新簇新的,再體面不過。如今你家裡不缺吃用,自然要多給你拿些東西。你在月子裡,不要多管,好好養著就行。”
其實東西還沒全拿出來呢,當寧婉最後把一個亮閃閃的大銀鎖放在小外甥身邊時,寧賢就搓手說:“爹孃怎麼這樣破費,這要好幾兩銀子呢!”
寧婉就笑著解釋,“爹孃給二姐備的嫁妝比大姐多,因此心裡一直記得,早說要打一個大銀鎖給外孫子!”雖然大姐夫大姐一家人不會去爭嫁妝,但是他們得了這個大銀鎖也會高興的,而這也是他們應該得的。
大姑就嘆了一聲氣說:“你爹孃呀!對幾個孩子那可真都是一心一意的,先前給你辦嫁妝時已經盡了全力了,現在剛掙了些錢也沒忘記嫁出去的女兒,你們將來也都要孝敬他們呀!”
寧賢和寧婉就趕緊答應,“大姑,我們都知道。”
大姑就高興了,看看小侄女兒,“婉兒竟越發像縣城裡的姑娘了。”
寧賢聽了也笑,又細看妹妹,“人長得好了,衣裳也穿得好看,是瞧著與縣城裡的姑娘差不多呢,特別這堆紗花,就像那邊莊子上大戶人家的女孩戴著的呢。”
“可不是,”大姑也贊同,“上個月我去趙家的莊子上幫廚,見趙典史的小女兒也穿著銀條紗裙子,頭上也戴著堆紗花兒,但論長相卻不如我們婉兒呢。”
梨樹村這一片土地肥沃,因此虎臺縣便有許多大戶人家在這附近置莊子,趙家便在梨樹村東邊有一處上千畝地的莊子,每年夏天趙太太都會到這裡來僻暑。那時莊子上就會在梨樹村找些人灑掃幫廚。
寧賢就頗為遺憾地說說:“趙太太一向最大方的,今年家裡人怎麼也不肯讓我過去,所以就沒掙到工錢和賞錢呢。”
“不讓你去是為了你好!你這麼大的肚子不小心傷了可怎麼辦!”可大姑責備了侄女幾句,卻又告訴她,“今年趙太太來時還帶著客人,因此給的賞錢比平時還多一倍呢。前些天有事回去了,聽說過幾日可能還要來,大家都搶著要再去。”
“大姑幹活麻利,管家一定能要大姑的。”
大姑每年都要掙到這筆錢的,又說:“你也別急,等明年時我們一起去。”
寧婉聽著,不覺又想起了當年自己為了掙錢去趙家幫廚,用心琢磨幾樣新奇解暑的菜式送上去,果然多得了賞錢,但正因此趙太太知道了自己,然後就瞧中自己把自己買到家裡給兒子做妾,後來又扶了正,甚至把趙家的家業慢慢都交給了自己。
按說趙家的家業很大,自己在趙家的日子過得也算舒服,趙太太也從沒虧待過自己。可是寧婉卻不願意再走先前的路,她要帶著爹孃做生意掙錢,一起過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