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伐木(第1/2頁)
章節報錯
郭夏柱要分家出去,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蓋房子。
郭老爺子答應了羅家,再不能反悔的,因此帶著兒孫們打了許多土坯,又準備進山伐樹。
寧婉便與爹孃商量,“我們家也應該伐幾株樹,添幾樣新傢俱。”伐樹不是容易的事,在三家村,哪一次伐樹差不多要全村男人一起進山,合力砍樹運樹,因此大家也往往都湊在一處各家將需要的木頭一次都弄回來。
寧梁和於氏在家裡住得習慣了,因此都道:“家裡人少,不覺得缺什麼呀!”
其實家裡缺的東西多了!
事實上除了幾個大大的炕櫃,寧家便只有兩張炕桌,幾個小凳子,至於立櫃、桌子、椅子、梳妝檯、臉盆架、多寶格什麼都沒有。
寧婉最想添的是臉盆架和梳妝檯,每日裡洗臉梳頭就容易多了;當然還有立櫃,靠牆擺著,上面有幾個格子可以隨意放些小玩意兒,下面一排抽屜分門別類的裝著東西,想找什麼十分地方便,而不是像炕櫃那樣,開啟之後裡面是一個大大的空場,東西很容易就混到了一處;至於桌椅,當然也是很實用的……
但是爹孃從沒有見過這些,因此也不覺得家裡東西的不好,更何況三家村也沒有能打出那樣傢俱的人。她想了想便說:“就算現在不添,將來我們總要搬到鎮上或者虎臺縣,那時候總要許多木頭打傢俱用吧。”
“這個道理也對,”爹便點頭道:“等村裡人商量伐木的事時,我們也湊一份子。”
三家村就在大山裡面,周圍到處是樹木,但是若要論蓋房子打傢俱,最好的還是紅松。這種松樹看著不甚粗壯,一個成人伸出手臂差不多就能抱得住,但其實卻都是長了幾百年的老樹,只從樹墩子就能看到那上面細密的紋理,一圈圈的年輪幾乎分不出。
紅松還有幾樣好處,樹幹筆直,樹杈非常少,一棵大紅松就是一根上等的房梁,就是土坯房倒了房梁也不會斷。而鋸開了便夠打一屋子特別結實的傢俱,上百年都不壞,就像寧家大房裡的幾個坑櫃,就用了上百年,雖然有的地方漆略有些脫落,但櫃子卻一點也沒變形。
至於水曲柳和核桃楸等,雖然在外面也算得上是好木頭了,但三家村人一般只用來做籬笆、小凳等不入流的東西,這也是住在大山裡的好處吧。
伐木的事情很快就說定了,自然還是要村裡的幾個老輩人做主事人,各家報了要的數量,均攤了費用,有的拿現錢,有的用出工頂,還有的用送飯之類替代……寧家因為人少,所以多交了些錢,但若是與虎臺縣裡傢俱的價錢比,卻也只是個小小的零頭,寧婉在心裡一直覺得十分划算。就是爹孃一向過日子儉省慣的人,也因家裡掙了錢也沒有太過心疼。
人多力量大,一群男人上了山,沒幾天便伐了二十幾株的紅樓,用繩子拖曵回來,按各家要的數量堆放到各家門前。木頭伐下來是不能立即做傢俱,總要先曬乾才行,如果溼木做了傢俱慢慢變幹後就會變形或者出現裂縫了。
寧婉看著爹用斧子將樹頂端的枝枝椏椏砍下,又將厚厚的松樹皮剝下,都砍成為一尺來長的木段,便將這些木段放在屋子前面壘起,伐木順便也就給家裡帶來許多的柴火,只一會便在東屋窗下壘到了半人多高。
院子裡到處都飄著松香氣,寧婉深深地吸了一口,覺得格外地好聞,見爹早已經汗流浹背,便笑道:“爹,先歇著吧,這些柴就夠燒過冬天的了!”
寧梁直起了腰,擦擦汗,十分滿意地道:“我再砍一會兒,這幾棵樹都是大的,一天砍一點,恐怕也要砍上一年半年的才能把樹杈樹皮都砍下來。”
寧婉便瞧著這些樹也笑了起來。樹自然沒有一模一樣的,少不了有大有小,有好有壞,眼下送給寧家的紅松都是很大很粗很直的,這可真是與以前不一樣呀。過去寧家大房無論遇到什麼事,分的東西都會是最不好的,哪裡能佔了這樣的便宜呢?
爹懂了么女的意思,便也笑了,“這幾棵樹可真好!”說著又彎下腰砍樹杈,越幹越來勁兒。寧婉聞著濃郁的松脂香氣,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回家裡拿出一個木碗一個木匙,將松樹上的樹指收了起來。
松樹會滴出一種樹脂的,金黃色,半透明,粘稠而芬芳,這東西沾到手上衣服上都很難洗掉,但是它卻是一種很名貴的中藥,可以排膿拔毒、生肌止痛,還有人說吃得久了,能輕身不老、延年益壽呢。現在這些松樹上有許多樹指,自然要收了送到藥店去換錢。
寧梁聽說松脂也能換錢,便也注意起來,每發現一團便叫寧婉,父女二人圍著樹忙了大半天,直到有人來送木耳,寧婉才起身。
天氣越發的熱了起來,就是處於山中的三家村也感覺到了暑氣。這時候雨水不多,蘑菇和木耳便不大長,上山採的人也少了,而收上來的山貨自然就少。先前曬乾的貓爪兒菜已經都送到了虎臺縣,乾菜重量輕,十斤菜才能曬出一斤,運送也容易,就連曬好的蘑菇也大半賣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