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MBO?不感興趣(第2/3頁)
章節報錯
偏偏鑄投私募賬上又放著數百億美金的天量資金,這就很讓人眼紅和嫉妒了——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他們根本不理解鑄投私募現在每一天往外狂砸的那些鉅額投資是圖個啥,只以為是這位混血美女是被貶之後失了智,現在正在洩憤。
於是乎,公司裡面現在很有些人開始無視了當初李駿會上曾經說過的“這些錢是有專項去處”的告誡,開始蠢蠢欲動起來——在那他們看來,只要能夠讓呂思思下臺,那麼鑄投私募必然會進入業務停擺期,那數以百億美元計的資金沒了固定去處後,自己所在的部門難說就能分上大大的一杯羹了。
雖然說呂思思是知道這些人的打算只不過是在白日做夢而已,但面對著公司內部各種流言蜚語和數不清的小動作,她也實在是煩得不行,於是乾脆就想著把楊鑄拉過來當擋箭牌——作為一個美女,她自然知道自己的優勢在哪裡,一個年輕漂亮的後晉高管,成為大boss的小情人是再常見不過的事情了,一百個人裡有九十九個都不會懷疑這件事的真實性。
喏!本姑娘已經是楊鑄的女人了,有本事你們朝這位大boss嚷嚷,看你們有沒有這個膽子——這就是呂思思今天搞的這一套小動作想要傳遞出去的訊號;否則的話,她又不是什麼蕩婦,就算是想要勾引楊鑄,也不至於當著別人的面自甘下賤。
………………
見到楊鑄直接把事情挑破,呂思思恨恨地鬆開了自己的雙手,整理領口的同時,兀自不死心地說道:“喂~!老大,不是我自誇,本姑娘的本錢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都絕對經得住考驗,所以……你真的不多瞅上兩眼?”
看著呂思思隱隱有些挑釁的眼神,楊鑄只覺得太陽穴痛的厲害……自打去年聖誕節“送禮”不成之後,這貨在自己面前是越來越放肆了。
要不怎麼說這世界上最難償還的債就是人情債呢——兩人是生死患難過的戰友,自己的一條命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人家救的,因此就算呂思思這種“利用完了後竟然還敢挑釁”的行為讓楊鑄恨得牙癢癢,但他也實在說不出讓對方滾蛋下車這種話來。
無奈之下,楊鑄只能轉移了話題:“那個……思思同志,這次讓你過來,你應該知道是為啥事了吧?”
聽到眼前這貨如此生硬地把話題轉移開來,呂思思鄙夷地掃了他一眼,示威式地挺了挺自己的胸脯後,這才回答道:“知道啊,有人想透過泉城肉聯廠找老大你聊點啥,而你又想讓我出面頂缸嘛……如果不出意料的話,應該是關於史密斯菲爾德食品公司的事情。”
楊鑄點了點頭:“我估計也是這樣……話說回來,史密斯菲爾德那邊的收購程序怎麼樣了?”
呂思思翻了個白眼:“老大,你又不是不知道人家現在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生肉商了,就算有gs集團在中間牽線,但是要想收購哪有那麼容易?”
“喏,到現在為止也不過是接觸過三輪而已,啥實質性的協議都沒達成……按照我的估計,三五年內能把這事搞定就不錯了!”
楊鑄笑了笑:“三五年?你也太樂觀了……事實上,我的心理預期是6年後進入實質階段,8年內能夠實現全資收購或者核心資產收購就滿足了!”
8年內?
谷擉
也就是2010年?
呂思思一臉詫異地看著楊鑄:“需要這麼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楊鑄撇撇嘴:“你該不會是真的天真到以為只要有足夠的錢,就真的能夠想買啥就買啥吧?——要是真的如此,漂亮國早在20年前就被島國全部買下來了!”
呂思思臉色嚴肅了下來,不復剛才的嬉鬧。
作為一個被主流學術觀點帶偏的人,她是打心裡認可自由經濟這個觀念的——事實上,這段時間鑄投私募揮舞著鈔票無往不利的經歷,也加深了這種認知。
但是同樣的,見證了某人在短短兩年半的時間內,就在國際上攪動一方風雲的神奇經歷的她,對於楊鑄的信服卻也深植到了骨子裡;
因此,眼下聽到楊鑄竟然不認可某些觀念,同時又用島國的經歷來舉例,就由不得她不認真起來了——要知道,她這段時間投資的一眾專案不是單純地出於商業考量,一旦到時候無法順利收穫成果或者轉移技術專利,那麼是要出大簍子的!
楊鑄見她臉色有些凝重,頓時明白了這貨在擔心什麼,當下安慰道:“你放心啦,以現在大環境,你投的那些專案只要不是研發週期長到天荒地老,收割果實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聽到楊鑄這麼說,呂思思頓時舒了一口氣,拍了拍自己顫巍巍的胸口:“嚇我一跳,我還以為到時候會有什麼問題呢!”
說完,有些不太理解地看著楊鑄:“老大,不論規模,單論敏感性而言,收購史密斯菲德爾公司甚至還沒有我投的某些專案敏感,為什麼你會對收購這家公司的過程如此悲觀?……要知道,雖然史密斯菲爾德公司號稱全球第一豬肉生產商,但盈利水平這幾年卻是逐年下降的,而且漂亮國又不止這麼一家豬肉生產商,規模比他小不了多少的企業並不算少好不好!”
這倒是實話,自從千禧年伊始,漂亮國的生豬養殖業開始進入深水區,規模化程序相對減速,繁育一體化豬場佔比由1994年的66快速下降到2001年的24,取而代之的是專業的種豬培育農場、仔豬餵養場及肥育豬場——也就是說,這個行業的產業鏈已經被分拆細分了。
在這種產業細分化的趨勢下,天生趨利的資本必然會把持利潤最高,費效比和護城河最理想的種豬培育領域,然後讓其餘的“冤大頭”來接盤育肥飼養和屠宰環節。
事實上,這就是史密斯菲爾德最近幾年盈利水平下降的底層原因——無論什麼行業,做精總比做全成本更低、收益更高。
而生豬育種這幾個字聽起來o的要死,但其實這玩意是實打實的高科技,一般人根本玩不了不說,准入門檻也高的嚇人……於是乎,更多的二流資本只能乖乖進入育肥飼養和屠宰環節,這也使得漂亮國其實根本不缺大型育肥豬場和屠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