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舌鋒(一)(第1/2頁)
章節報錯
眾所周知,楊鑄是個品位極為讓人不敢苟同的人。
作為鑄投商貿的大boss,他直接拒絕了縣裡面給他安排的酒店,反而自己掏錢,在任河大橋不遠處挑選了一家臨江的兩層半黒瓦老房子作為自己的落腳點——此時的城口還沒有修建水泥河堤,這些有著數十年曆史的老房子以一種近乎於懸江的姿態緊貼著任河,縣裡負責接待的幹部甚至一度擔心,這貨會不會喝醉了以後直接從二樓掉進江水裡淹死。
好在楊鑄對於喝酒從來沒有什麼興趣,因此即便二樓的木柵欄對於他這種一米八的大個頭來說僅僅只是到了腰部,但是隻要自己不作死,就沒有什麼人身危險可言。
………………
“喂喂喂,你確定這個東西是這樣的吃法?”坐在一樓的背江土基小院裡,楊鑄一臉懷疑地看著面前這口鐵鍋裡逐漸翻騰起來的乳白色湯汁,然後心不甘情不願地從旁邊的竹揹簍裡撿了兩根曬乾的玉米芯丟進火架子裡。
於曉華化身為廚神,一臉自信地把剛剛切好的土豆丟進鍋裡:“你放心,在我們老家,臘豬腿燉豌豆可是最經典的吃法,保證到時候鮮的你舌頭都要被咬掉!”
楊鑄看了看鍋裡那甚至比紅燒肉都要大上一圈的臘肉塊,很有些無語:“拜託,麻煩您睜大眼睛,這是臘豬五花,不是臘豬腿!而且……你都說了是跟豌豆一起燉,那這些土豆又是什麼情況!?”
花花同學理直氣壯地說道:“萬物皆可配土豆!——再說了,你不覺得就放了那麼一碗豌豆,葷素搭配非常不均衡麼?”
額……
葷素搭配?
土豆不應該是雜糧麼, 什麼時候成了蔬菜?
眼見著自己很有些期待的豆豉蒸臘肉、青椒炒臘肉、青蒿炒臘肉等一眾名菜化為泡影, 楊大官人有些喪喪地垂下了頭:“好吧,就只能期待您老人家的手藝別糟蹋這幾方臘肉了——這可是人家送過來的【趙孝春老臘肉】, 這玩意現在在雙慶主城區那邊都搶手的緊呢!”
趙孝春老臘肉這種非常 no fashion 的名字,一聽就知道是極有地方特色的特產。
事實上,趙孝春作為城口老臘肉加工工藝第五代傳承人,在城口縣的確有著不小的名氣——作為一個堅持只用優質土豬肉做原料, 拒絕病豬死豬和任何化學新增劑, 甚至每一道工序都要由他親自檢查一遍並且必須親自控制煙燻環節的人,這位老哥能在十幾年裡變成整個城口都稱口交讚的品牌,的確並非沒有理由。
而事實上,隨著98年城口併入雙慶, 在雙慶政府的大力宣傳下, 趙孝春老臘肉也成了主城區、尤其是九龍坡區那邊的搶手貨,即便是趙孝春已經透過“豬仔野養”的形式讓貧困戶們幫忙增加優質原料供給,但老臘肉製作費時費力, 面對著雙慶人民的熱情,這個牌子的老臘肉依然是一方難求——因此,對於楊鑄來說,鍋裡的這方老臘肉雖然其實並不難買,但是見到花花同學這麼“糟蹋”好東西,卻也有些扼腕。
隨著時間的推移,當江上湧起的輕薄霧氣逐漸蔓延到小院子裡,平白營造出一種“青山薄暮外”的氛圍時, 耗費了將近半簍玉米芯的那鍋湯也逐漸散發出令人垂涎欲滴的香氣。
正當楊鑄在香氣的勾引下, 打算無視那將近一指半的肥膘和直徑超過3厘米的超規格肉塊體積,打算來上那麼一筷子解解饞的時候, 一陣並不急促的敲門聲響了起來。
“小楊, 在麼?”溫老的聲音傳了過來。
………………
“哈哈,看來我這糟老頭子運氣好的很嘛, 剛過來就能蹭到這麼好的東西吃!”落座在小竹椅上, 溫老接過花花同學遞過來的碗筷, 就這麼徑直放在了地上, 輕輕搓了搓手,一副知青老饕的模樣。
楊鑄瞅了瞅天色, 心說什麼叫運氣好?……您老分明是卡著飯點過來的好不好。
只不過他自從知道溫老回到了城口的那一分鐘開始,就已經知道這位老爺子肯定會過來一趟, 因此也沒有什麼意外之情,只是恭恭敬敬地把一碗蘸水遞了過去,笑道:“溫老,花花這鍋子老臘肉是亂燉的,要是不好吃可別罵娘;還有……這碗蘸水也是胡亂調的,您先嚐嘗味,缺什麼吱一聲,我給您加!”
聽著楊鑄說自己的這鍋臘肉是亂燉的,花花同學有些不滿地瞪了他一眼, 只不過溫老就在一旁,她不好發作, 不然早就噼裡啪啦一通甩了過去。
而溫老聽到這番貌似意有所指的話,只是笑了笑,示意了一下後, 徑直用筷子費力地夾起了一塊看起來甚至快有他嘴巴大的老臘肉,然後也不蘸調料,就這麼硬生生咬下去了13。
感受著嘴巴里傳來的咯吱咯吱的聲音和老臘肉皮子那脆q無比的奇妙感覺, 溫老舒服地呻吟了一聲,感嘆道:“原料好,做什麼都是好吃的……換20年前,要能吃上這麼一塊肉,都趕得上過年了,我這老頭子滿足還來不及,談什麼罵不罵娘!?”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花花同學見到自己的手藝竟然被承認了,頓時喜上眉梢,先是得意地瞪了楊鑄一眼,然後這才說道:“溫老,您喜歡吃就儘管吃,這一鍋裡足足有兩方臘肉,絕對管夠!”
說完後, 有些好奇地看著這位老人:“溫老, 你不是知名學者麼?20年前都改革開放了,你那會……連吃口肉都這麼困難?”
溫老呵呵一笑:“改革開放又怎麼了, 咱們國家這麼大,怎麼可能一下子就能讓所有人過上好日子?我那時候正在基層,那時候的農民們……苦啊!”
說完,似乎深有感觸地放下了筷子:“其實別說那時候了,就連現在,咱們國家不照樣有好多地方的農民,平日裡飯菜都捨不得放油,一年都吃不上一兩口肉麼?”
花花同學看著溫老說話時餘光總是若有若無地瞥向楊鑄,眼角忍不住跳了跳,稍作猶豫後,掛出滿臉驚訝與好奇的神情,嘴巴張的大大的:“這不都進入21世紀了麼,咱們國家現在經濟一片大好,就算是農村暫時貧窮一點,但怎麼也不至於一年都吃不上一兩口肉吧?……至於平日裡飯菜連油都捨不得放,那也未免太誇張了!”
溫老聽著這很有些懷疑的言語,若有所思地掃了眼前這位自己以往並沒怎麼注意的漂亮姑娘一眼,然後輕輕一嘆:“其實也不怪你們。作為出身在改革開放後的新一代,你們這些80後雖然經歷了著教育改革、國企改制和商品房改革的陣痛……但說到底,你們兩個自小都生活在經濟相對發達的齊魯地區,又是獨生子女,自然對於真正的貧困沒有多少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