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內已經非常不可小覷的網際網路大佬,手握斑鳩網的同時,又把控著猩猩網、向性網和企鵝新聞三大流媒體的運營權的宋文軒聽到楊鑄要開始堵窟窿時,很有些惶恐。

只要對流媒體稍微有些瞭解的人,都知道這玩意有多少錢,不管是伺服器的租賃和擴充,還是內容素材的購買,又或者是拉新和創作者激勵,都是一個似乎永遠看不到盡頭的無底深淵。

在宋文軒的主導下,最近一年來,企鵝新聞那邊還好,更多的只是作為資訊的中轉站存在而已;但是其餘三大流媒體,其動作之大,燒錢之兇猛,足以讓其餘同行毛骨悚然。

雖然說不管是從收購斯密斯菲爾德公司這個角度,還是在短短一年的時間裡吸納超過3400萬活躍使用者這個角度來講,這些錢其實燒的非常值——此時的網際網路正值各大專案開始跑馬圈地的時刻,只要能把足夠多的使用者黏住,燒多少錢也值得。

但是作為楊系核心成員的一份子,宋文軒太清楚最近一年多來,自家老大麾下的幾家公司有多缺錢了——鑄投商貿和鑄投國貿固然很能賺錢,但花錢的速度更快;對比楊鑄參與的那幾個超大型長線專案,收購斯密斯菲爾德公司的那幾十個億美元,真只是小弟弟而已。

但是偏偏這位老大極為排斥外部資本介入,從來沒有想過把麾下的核心企業上市圈錢不說,就連增擴股東,都全然不接受——小圈幫那邊可是一直都想參股鑄投國貿來著,甚至願意在一級市場給出來估價的基礎上溢價600的超高價來購入鑄投國貿20的股份,甚至表示,如果嫌棄價格低,可以再商量;而其餘的,諸如中期低息甚至免息的鉅額資金拆借等附加條件,也大可以一併提出來。

天見可憐,以鑄投國貿當今的體量和運營良好度,在一級市場估值的基礎上溢價600,那20的股份將會是個何等龐大的天文數字?

很明顯,小圈幫那邊為了能給自己豎一塊足夠結實的遮陽傘和上岸碼頭,是打算把自己的棺材本拿出來了,甚至做好了把23年的主營業務收益全部投進去的打算——以當今小圈幫的勢力和市場環境,這些收益是一個多麼可怕的數字,但凡稍微查一查公開資料,就能估算的出來。

但是很可惜,這個世界上99.9999的人都無法拒絕的超級蛋糕被楊鑄無情地拒絕了,甚至對方加碼到十倍溢價,這位老大依然無動於衷,最終只是表示……其實對方可以考慮增持共助網的股份,只要能保留鑄投國貿的一票否決權,共助網的股份,楊鑄甚至可以讓他們增持到67。

於是小圈幫那邊只能失望而歸——共助網就算看上去再牛叉,說到底也不過是鑄投國貿麾下的一個子專案而已,跟鑄投國貿那20的股份,不管是從長遠價值還是從內在意義上來講,都完全不是一個層面的東西;作為混跡江湖多年的大佬,小圈幫的那幾個話事人在一些事情上反而比絕大部分人看的清楚。

按理來說,這事其實跟宋文軒沒多大關係,畢竟他屬於楊系的第三陣營,不管是鑄投商貿還是鑄投國貿的事情,嚴格意義上來講跟他都沾不上邊。

但問題是……

自家老大現在肉眼可見地缺錢啊!

一般來講,企業缺錢會怎麼做?

1、抵押資產,找銀行借貸,又或者直接從其餘正規的或不正規的金融機構拆借;

2、釋放股權,從一級資本市場融資;

3、推動上市,玩一玩財務遊戲,從二級市場上圈錢;

4、更改業務流程和規則,自建資金池,從上下游合作商又或者乾脆從消費者手中“暫借”資金。

5、巧立名目,用包括龐氏騙局在內的種種手段進行非法融資。

6、員工合作商認購企業股份,自籌資金。

等等……

那麼問題來了,以楊鑄的性子,在不願意讓外人涉足自己核心業務的前提下,該如何做?

參考楊鑄的性子,把種種融資手段的利弊都衡量了一遍後,宋文軒惶恐地發現了一個事實——如果想以最小的代價去融最多的錢,那麼剝離部分非核心資產,然後將其拿到一二級資本市場上去融資,無疑是最具價效比的方式。

那麼……

有哪些業務既不是楊鑄的核心資產,又沒有直接效益產出,還能在一二級市場裡賣出足夠的價格呢?

答案是……向性網和猩猩網。

如果他是楊鑄,絕對會在這兩個專案裡選擇一個,打包在資本市場上高價售賣——尤其是向性網,作用和性質跟猩猩網很有些重合不說,還是個不容小覷的吞金巨獸。

雖然他相信,自家老大絕對看得出向性網這種社交流媒體在十年之後的價值,但如果楊鑄真的打算把向性網賣掉,他就算再心痛和不捨,也沒有什麼反對的理由——現在的坎都邁不過去,還談什麼以後?

………………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第一件事……文軒!”楊鑄扭頭看向宋文軒。

宋文軒心中一緊,果然……來了!

是向性網還是猩猩網?

孰料楊鑄第一句話卻是交代道:“既然華夏元素和紅色元素被證實能引起歐洲年輕群體的強烈興趣,從而產生衝動性消費,那麼我們就必須想辦法把這個衝動期儘可能地延長,從而規避專案初期一些客觀存在的問題。”

“因此,國風計劃是我們未來幾年內的重中之重——如果能把華夏文化變成歐美的高接受度文化之一,固然是可喜可賀;就算短期內不能達到這種效果,靠情感溢價來為我們爭取足夠的調整時間,也是絕對物超所值的!”

“所以,你回去後,立馬組織人篩選一批有潛力的up主和創作團隊,專門進行相關方面的高品質影片創作,一定要在這段時間保持住華夏元素的熱度——至於主題和大綱,乃至部分古風音樂素材,我稍後會傳給你的。”

說到這,楊鑄似乎想起了什麼:“對了,既然林可染已經在歐美地區已經打響了名氣,那麼這個流量就不要浪費,以她為主角,最起碼保持住一個月一次的影片出品速度——力求在一年之內,把她【華夏文化傳播大使】的ip豎起來。”

“在這方面,不要怕花錢,也不要怕麻煩——你儘管放手去做,我只要結果,需要我去協調的,儘管吱聲!”

宋文軒點了點頭,截至目前為止,林可染那個影片在各大網站的全球播放量已經超過了1.2億次,雖然跟後世動輒十幾億、幾十億的播放量無法相比,但在當下卻絕對是空前絕後的獨一號——更關鍵的是,雖然那麼高的播放量背後,有著自己等人的流量側重和推廣宣傳,但是影片本身的評價卻是一邊倒,基本上全是讚揚和驚歎聲;但凡有腦子的人,都絕對不會浪費那麼好的一個優質ip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