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看著小丫頭那張女人見了都暗自憐惜的蒼白麵孔,想起兩姐妹過往的點點滴滴,萬清漪終究還是心軟了起來。

輕輕嘆了口氣:“其實,倒也用不著那麼為難,完全兩全其美的方案雖然沒有,但湊合能用的法子倒還是有兩個的。”

小丫頭聞言,頓時宛如抓住了救命稻草:“清漪姐,有什麼好的法子?”

萬清漪笑了笑:“第一個法子就是……順水推舟!”

“順水推舟?”小丫頭有些疑惑地看著她。

萬清漪點了點頭:“你不覺得,鑄投商貿各個事業部的規模和影響力都太大了麼——按照外面的說法,如果把咱們公司每一個事業部放出去成立子公司的話,那麼國內百強民企名單上裡面就會多出十好幾個全新的名字。”

“而之所以會這樣,一方面是因為鑄投商貿本身就是個超級流量池,業務量極為龐大,僅憑內部業務,這些事業部就能活的極為滋潤;另一方面卻是由於這些事業部都是橫向業務架構,涉及到的垂直領域眾多,涓水成溪之下,哪怕單項細分業務未必做的很好,但整體的容量卻絕對算的上龐然大物;”

“就拿這次涉及到的本地生活服務事業部來說,其麾下涉及到的垂直領域有餐飲、休閒娛樂、配送、家政、培訓、電器維修、寵物、同城b2b、房屋中介等大大小小二十多個板塊;”

“這麼多的垂直領域,僅憑一個張俊,怎麼可能全部管得過來?——別跟我說他下面有那些業務經理和高階總監,你知道的,屁股決定腦袋,那些經理和總監或許在基礎的業務維持方面做的挑不出什麼問題來,但是在挖缺垂直市場價值的領域,缺少足夠的主觀能動性卻是不爭的事實!”

“大家都清楚,業務垂直化是未來的一個重要趨勢,鑄投商貿要想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那麼多稱得上是寶藏的細分市場就絕對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它們在那放著,然後被其它公司慢慢蠶食;”

“那該怎麼辦?”

“簡單啊,開個高層會議,公司由原來的橫向業務分割朝著縱向業務切入,成立一大票規模或許不大,但是業務範疇絕對專精的小型事業部不就行了?——公司每個階段都有自己的戰略佈局,以前鑄投商貿的第一重心是開疆拓土,與時間賽跑去搶佔賽道;到了現在,也是該大火轉小火,精細化治理的時候了。”

“有了戰略制高點,不管公司其餘高層願不願意,業務的縱向切割就勢在必行——到時候,以實驗的名義透過陸菲菲的這份申請就是應有之義,沒有誰能反對出個一二三來!”

“畢竟,當初就說的很清楚了,陸菲菲這個事業部,本身就是帶著濃重的實驗性質的嘛,讓她打打先鋒,名正言順;就算是她最終失敗了,業務沒做起來,那也不干你的事情——戰略方向沒問題,能力不足是她的事,到時候該怎麼懲罰和處理,一切按照公司規章制度來,你只需要靜靜在一邊看戲就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聽到這個一石三鳥的計策,小丫頭看向萬清漪的眼神崇拜的無以復加;

這種既可以透過搶佔戰略制高點來順理成章消弭掉自己的風險,又能把壓力全部甩到陸菲菲身上的法子,沒有足夠的閱歷和經驗,是絕對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就想出來的。

最關鍵的是,無論這件事最終如何,她在諸多高管中的影響力將會更上一層樓——要知道,她這個老闆娘向來是以“待人親善”、“善於調節”而聞名的,制定公司頂層戰略這塊,向來跟她無緣;一旦她按照萬清漪的建議提出縱向化事業部打造策略,即便是有人會利益受損,但在大家心中,她無疑會成為繼楊鑄之後,公司“掌舵者”的又一個候選人。

只不過……

興奮之後,小丫頭迅速冷靜了下來,最終搖了搖頭:“清漪姐,第二個法子是什麼?”

萬清漪的第一個建議雖然很有吸引力,但其中的干係委實有些太大——一旦開始縱向切割,一大票子的高管的切身利益就會受損;同樣的,在切割過程中,人才的搶奪、權責的劃分、kpi與薪資結構的重新制定、業務鏈上部門與部門間收益的重新劃分等等東西將會是一個堪比超級工程的複雜活計;在這重新分蛋糕的過程中,甚至部門與部門之間結成大仇也並不奇怪。

可以說,如果沒有一個強有力的人物坐鎮,這種堪比塑形再造的超級工程,一旦中間稍有差池,絕對會執行不下去,而中間各部門產生的裂痕,也絕對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彌補上的;

如果楊鑄還在的話,那自然不需要擔心,這位大boss在鑄投商貿幾萬員工心目中,哪怕放個屁都是香的,一聲令下,哪怕心裡在失落,也只能收拾起所有小心思,乖乖配合;

但問題是,楊鑄現在已經不掌舵了,鑄投商貿現有的核心高管中,真的沒有100能鎮得住場面的人。

嚴主任?

誠然,嚴主任在公司裡面威望很高,又是當下公司的董事會執行主席,無論從哪方面來看,都是再合適不過的人選了。

但是,嚴主任之所以威望高,更多的是因為這個犟老頭向來剛正不阿,外加上那很有些草莽氣質的護犢子行為,而不是說他這個人專業能力有多強。

如果這次的行動只是單純的人事調整,又或者是小範圍內的業務調整,那自然沒什麼問題,別說嚴主任了,就算是陸文蘭出面都鎮得住;

但問題是,這個提議是涉及到了整個公司的部門框架結構,涉及到了全公司幾萬人的利益,這麼大的場面,光有人格魅力而無專業信服力的話,只怕危險的緊——指不定,當嚴主任一開始動刀子的時候,下面立時就有人跳出來,質疑這個決定在業務執行層面的可行性了。

連嚴主任都不怎麼有把握,那麼陸文蘭、陳翔等股東就更加不靠譜了——他們的影響力還不如嚴主任呢。

萬清漪?

如果從專業程度來講,這個被視為公司第二大腦的董事長助理,自然沒有幾個人不服,由她提出這個建議的話,沒幾個人敢從專業角度來進行質疑;

但問題是,萬清漪向來治下極為嚴苛,雖然之前被楊鑄提醒過後有所收斂,但部下交出來的答卷只要沒到80分,她即便是不開口斥責,但也絕對不會給他們好臉色看——別說她的部下了,就算是張俊等平級的核心高管,見到這位美女也是戰戰兢兢的,生怕她懟上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