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實證明,最瞭解你的不是你自己,而是競爭對手;

而在萬清猗等人密切關注下,也終於發現了,那群打算圍剿鑄投商貿的人,準備的手段也絕對不止惠選坊和魔都金儲這兩個。

9月中旬,經過近半個月的資訊篩選和排查後,一家名“seed餐飲管理投資有限公司”的企業,進入了萬清猗的視野。

之所以會忽然關注起這家年初才成立的公司,主要是這家公司的動作有些太醒目了——自從5月份開始起,這家註冊資本1000萬的餐飲管理投資有限公司,就頻繁接觸華夏各個kfc的特許經營商,甚至連網點都還沒有幾家的麥當勞都沒放過,可謂是高調無比。

要知道,現在是2002年,kfc和麥當勞在當下依然算是輕奢品,在這個時間點拿這些洋快餐的特許經營資格,可不是單單有錢就可以——換句話說,就是seed餐飲管理投資有限公司找上的這群人,一個個既富又貴,妥妥的一方人物。

而根據多方打探來的資訊,seed餐飲管理投資有限公司跟這些人談的內容其實也並不複雜——對方想要跟他們合作,然後利用這些人手裡kfc麥當勞的聚集冷鏈,進行復合式業態佈局,打造一個個本省最大規模的時尚餐飲集團。

嗯……

如果對這一塊內容不是很瞭解的人,大概會有些發懵,完全不明白區區一點冷鏈優勢而已,憑什麼就敢放話打造成為本省最大的時尚餐飲集團,甚至有人會嗤之以鼻,認為這家公司不過是滿嘴跑火車的騙子而已。

但是,如果接觸過餐飲行業,並且在這個行業裡堅持了三年以上,那麼你大概就不會如此認為了。

眾所周知,關乎餐飲成敗的因素有很多,如果不計入消費者喜好、市場大環境變化等不可控因素外,成本控制絕對是商家最需要考慮的核心因素——用業內人的話來說,成本控制的好,等於你考試拿到了60分,雖然火不火要看天意,但只要你不是一個客人都沒有,那至少還能活得下來;而如果成本控制的不好,哪怕天天生意爆滿,也完全有可能做一單虧一單。

當然,關乎成本的因素有很多,但無論什麼時候,房租、人工、原材料永遠是餐飲最大的三塊開支。

在當下能拿到kfc和麥當勞特許經營權的人,自然也有本事拿到最便宜、地理位置最好的鋪面,因此房租成本控制這一塊,自然不是什麼大問題——事實上,kfc和麥當勞在當今自帶流量,只要能把附近的鋪面弄到手,就連流量成本這塊也能控制在一個非常低的範疇,而作為kfc麥當勞的特許經營商,在這一塊具有著別人無法比擬的優勢。

但是,問題來了……

就算你能在鋪面這塊享有各種便利,甚至拿到更低的價格,但是像這種地理位置好的地段,房租再低也低不到哪裡去,因此如果不能做好坪效比,那麼即便有著豐沛的自然流量,往往就是死路一條——cbd以及繁華街道上一兩年換上一茬的商家已經很好地證明這一點。

因此,對比於房租,人工和原材料才是這些人控制成本,做好坪效比的關鍵——而聚集冷鏈,則能夠在極大程度上降低這兩塊的成本。

所謂“聚集冷鏈”,就是集中原材料採購,然後以冷凍運輸的方式,集中區域配送、集中品類配送、集中倉儲管理——從某種程度上,它跟沃爾瑪的供應鏈管理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由於在原材料採購這一塊形成了規模效應,不但能大幅降低原材料的價格,還能極大程度上減少單個店面的用工數量和廚房浪費,運營成本一下子就降個40——地球人都知道,傳統餐飲模式下,由於廚房擁有著強大的話語權,因此“廚房浪費”往往能產生30以上的額外運營成本,管理不善的,廚房給你把這個數字堆到50甚至60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

而且最妙的是,別的老闆就算是意識到了這些問題,或者有了這種想法,想要將其付諸於現實,往往也無能為力——不說冷鏈需要的冷藏車在當下的華夏依然是稀罕物,單說這一塊所需要的強大物流管理能力,就足以讓99.99的人望而卻步。

但是這些對於那些kfc麥當勞的特許經營商們卻不是什麼困難的問題——自打1987年kfc進入華夏,迄今為止已經有十多年了,這麼多年下來,這些特許經營商們手下早就有一批遠超國內平均水平的物流管理團隊了。

因此,對於seed餐飲投資管理公司建議的透過複合式開店模式,創造集客效應,也就是用kfc這隻大母雞帶一群小雞,然後最大限度地轉化kfc麥當勞在小區域帶來的優質客流的商業價值,對於這些特許加盟商而言,其實非常有吸引力——毫不忌諱的說,kfc在華夏的加盟條件極為苛刻,因此雖然說光喝湯就能把自己養的胖胖的,但你要說這些特許經營商們心裡沒有一點不甘,那是決計不可能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而這種不甘,伴隨著20年特許經營時間的過半,也逐漸演變成為一種莫名的恐慌——事實上,這也是seed公司能夠不斷頻繁接觸這些特許經營商們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說到這裡,有人可能就要問了,既然seed餐飲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一開始就丟擲了自己的建議,而這條建議彷彿又很不錯的樣子,那麼那些洋快餐的特許經營商們為什麼不直接撇開seed公司單幹?——這年頭還有傻子願意平白無故地免費分別人一塊蛋糕?

事實上,seed公司還真不是想要免費分別人的蛋糕——撇開這家公司需要按比例在各個本土餐飲集團裡實打實地注入資金不談,光那些“小雞”們的專案設計和運營管理,就足以讓他們有這個資本與那些特許經營商們面對面地坐下來認真談,而不用避諱對方把自己一腳踹掉。

前面說了,在kfc網點附近開店,優質客流量固然是一點也不用擔憂,但是如何轉化為其餘餐飲店鋪的營業額卻是一個大大的挑戰——人只有一個胃,能裝得下的東西畢竟有限,而能在這個時間點去吃這些“輕奢”洋快餐的消費者,其心理狀態自然不言而喻;在那種無形的優越感心態下,一般的餐飲專案決計是無法讓他們輕易心動的。

因此,如何設計或者引入能夠吸引這票子消費者,並且有效黏住他們的餐飲專案,就是擺在當下國內餐飲人面前最大的難題——要同時滿足輕奢感、時尚感、非重食、非傳統餐飲這四個要求,又要能在統一冷鏈管理模式下形成複合化的業態佈局,對於當今的國內餐飲人而言,談何容易?

但是很顯然,seed公司肯定有著自己的絕活,要不然僅僅半年時間不到,就與十多個洋快餐特許經營商簽署了合作協議,並且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相應的餐飲專案——要知道,這些都是省市級的特許經營商,與他們簽訂協議,就意味著seed公司謀劃的餐飲專案,即將在十幾個經濟發達的省市範圍內大面積鋪開。

如果僅僅如此也就罷了,這些專案的出現,無非就是有可能會對鑄投商貿原本的本地生活服務專案帶來衝擊,到時候自然有小胖子張俊去頭疼,萬清猗犯不著現在就先吃蘿蔔淡操心。

可是,當這些餐飲專案在工人們加班加點的趕工下,逐漸露出了真容,萬清猗就再也難以淡定了。

專門針對年輕情侶的“巴斯羅賓”冰淇淋;

專門針對白領階層的“x咖啡廳”;

專門針對基層時尚女性的“瑞士cake”;

廣泛針對年輕基層消費群體的“石烤灣灣小香腸”;

集獵奇與挑戰為一體的“灣灣bt辣雞翅”…………

這種明顯是為了圍獵年輕消費者群體的集中式業態,竟然在物理空間佈局上,全部有意地把人流量導向同一條街上的惠選坊那邊。

很明顯,這家seed餐飲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跟惠選坊是一夥的,而那群人的意圖也很明顯——他們想要利用大眾的好奇心和慕洋心態,打造和撬動一個個以中低收入年輕消費者為主要針對物件的小型休閒消費商圈,並逐漸形成一個流量閉環!

而且看著這些基本上已經“消滅”了廚師的餐飲專案,萬清猗眉頭忍不住皺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