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嗯,是個人才(第1/3頁)
章節報錯
感謝書友“”打賞的1500起點幣!)
鑄投商貿的董事長辦公室裡。
“哦?如此看來,這位從漂亮國回來的曾逸飛竟然是個被小瞧了的人才嘍?”楊鑄饒有興趣地看著手上的這份簡歷。
“嗯,我覺得可以從辦公系統後臺直接釋出任務,並且指定這位曾經理為專案第一階段工作的負責人,讓其完善會員權益框架的相關籌建工作——反正咱們公司內部的近半工作、尤其是市場部門的大部分工作已經實現了去中心化運作,完全不用擔心曾經理的職級壓不住人。”小丫頭建議到。
看到自家女人對這位據說在第一次應聘過程中被br刷下來的海龜如此看重,竟然透過後臺直接指定專案負責人的形式讓曾逸飛直接上位,楊鑄沉吟了一會兒,最終還是點了點頭。
雖然說直接在系統後臺指定專案負責人有些違背去中心化管理系統的原則,這種指令更是需要兩名以上的執行董事或者三名7級別以上的高管聯合簽署決議才能執行;
但是,從小丫頭彙報的會議情況來看,這位名叫曾逸飛的傢伙,也的確當的起這種級別的推薦。
……………………
曾逸飛在今天的會議上,就“公益”這個主題具象出來的社交貨幣其實也不復雜。
第一:構建“會員榮譽系統”。
簡單來說,就是不管是什麼級別的會員,在頭像後面都會掛著一個“榮譽等級”;這個榮譽等級跟你每年在平臺上消費了多少金額沒有必然聯絡;而是跟你參加了多少次鑄投商貿組織的公益活動、做出了多少貢獻有關;
這個會員榮譽系統除了能讓你自己顯擺以外,還有許多實質上的好處——不同級別的榮譽等級,可以讓你享受不同程度的二次打折;對比於其它會員,你的優先權益會更明顯;甚至到了v4級別,還能進入鑄投商貿的“會員名人榜”,並且在各個下屬平臺上陳列出你做過的種種貢獻。
除此之外,曾逸飛還打算跟各地行政機構溝通,把那些在公益事業做出重大貢獻的榮譽會員,提名當地“優秀青年”評選,再配以部分媒體宣傳——雖然這種想法未必能走的通,但如果真的有背景乾淨的土豪為公益事業一擲千金,倒也不是沒有可能。
對此,楊鑄在會議紀要上的批覆是……“大致可行,但不必拘泥於線下公益活動,可以線上上增設【公益商品區】,透過購買參加了公益活動的商家產品來積累自身的榮譽等級,只需要控制其榮譽積分轉化比就可以。”
第二:在鑄投商貿有網點覆蓋的每個城市定期舉行“感謝會”。
這個感謝會類似於“高階品鑑會”和“表彰會”的綜合體提;
即每年固定選取一個日期,在各個城市租用一個相對高檔點的場合,然後邀約本城市內新增榮譽值top100的會員來參加;
作為對他們過去一年內貢獻的答謝,鑄投商貿會從全球各地採購一批絕對稀缺和具有特色的食品和酒水來分享給各位會員——這些東西里面可能有來自大山深處的沙壤紫土豆,也可能有來自非洲的猴麵包果,也可能有五星大廚現場烹製地、來自袋鼠國的國鳥鴯鶓肉;甚至有可能有市面上一瓶難求的“滴金”貴腐酒或者羅康蒂尼;
總之,怎麼稀缺怎麼來,怎麼讓人有面子怎麼辦。
除了必然有的文藝表演外,感謝會也會聘請當地的知名主持人在現場回顧一下這些會員在過去一年裡所做出的種種貢獻,對其做出肯定;並且由名人嘉賓給這些會員頒發鑄投商貿特製的防偽榮譽牌——這些榮譽牌不但記錄著每一名會員在本年度的貢獻,每年的形狀也各不相同,更是完全按照藝術品的標準去設計的,本身就價值不菲,極具收藏和炫耀價值。
第三:面對會員開放“網路陪審團”業務。
對於“網路陪審團”的思考,其實源於當下純電商平臺居高不下的投訴業務和退款退貨矛盾——事實上,即便是工友之家的o2o平臺,也有不少的類似情況。
按照往日的操作流程來看,這塊業務是交由具有“拍燈權”的客服部門來負責的,在商家、產品、消費者之間做出一個公正的裁決,並且維護好兩者的利益,委實不是一個容易的事情;
因為的確有不少的退款退貨,並不是商家和產品自己存在著問題,但偏偏消費者給出的退款理由是“質量問題”——在鑄投商貿的考核機制裡,客服人員固然掌握著商家的生殺大權,但是同樣的,如果你錯罰的次數超過三次,那麼面臨的將是極為嚴重的懲罰。
因此,與其餘企業不同,鑄投商貿的客服絕對是工作壓力最大的崗位之一;而隨著工友之家平臺業務量的快速增長,招聘足夠的客服人員和培養出足夠業務素質過硬的客服人員絕對是人事部門最頭大的事情。
但是曾逸飛在做產品體驗官的,透過對評論區資料的收集和整理,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原本大家都以為,作為兩個利益訴求不同、甚至天然屬性有些對立的群體,消費者在面臨著另一群消費者給商品打出差評、申請退換貨甚至補償時,應該是會一邊倒的相幫的。
但是事實上並非如此,有許多消費者在面臨著同類在給自己曾經購買使用過的產品惡意打差評的時候,往往會出言駁斥,並且給出自己的使用體驗。
雖然只從評論的絕對數量上來講,這種情況佔比並不是特別多,但基於眾所周知的“沉默的大多數”原則,曾逸飛認為……並不是大部分消費者不願意公正發聲,而是他們缺少足夠的驅動力去做這件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