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指出的是,即便被閹割到只剩下一半期數,但由於斑鳩網這十多期《華夏現狀》專題裡摻雜了太多受害者的照片和現狀描述,因此在社會上引起的連鎖反應極為激烈。

最直接的反應就是……由於害怕自己成為下一個受害者,消費者們竟然不知道該買什麼東西好了,很是出現了一波“有錢不知道該怎麼花”的奇怪現象。

在菜市場買原料自己做?

對不起,現在消費者們看到了那些紅彤彤的辣椒麵、花椒粒,乃至活蹦亂跳的魚雞生鮮,總有些心裡發毛,總覺得裡面藏著索命惡魔;一時之間,除了帶皮的蔬菜和土豆之外竟然不敢買別的。

在路邊的熟食店裡買點滷肉小炒?

對不起,每當想起《華夏現狀》裡那些以次從好、混淆真假的肉類原料和畫面極度讓人不適的地溝油提煉過程,大部分消費者就總覺得店老闆瞧向自己的微笑裡充滿著輕蔑的惡意——但凡有可能,大部分年輕消費者絕對不想再當一次傻子。

去超市裡買點知名品牌的食物或者零食填肚子總成了吧?

對不起,這次被曝光的企業裡不乏大品牌,而諸如瘦肉精之類的成分,對人體的危害性並不亞於砒霜;

更何況諸如反式脂肪酸、代可可脂、人造黃油等廣泛存在於零食中的成分對於身材和面板極為不利,女性消費者對其的畏懼程度甚至更甚於瘦肉精。

連帶效應下,消費者對於其餘的大品牌也逐漸疑神疑鬼了起來。

在這種大環境中,整個4月份,不少地區,尤其是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cpi指數居民消費者數)竟然破天荒地下跌了2,引的相關主管部門怒火三丈。

………………

就在宋文軒再一次被約談的前夕,斑鳩網的“斑鳩大拿說”板塊拿起了接力棒;

無數知名的專家學者要麼被斑鳩網這種一往無前的壯烈精神所感動,要麼推脫不了工作人員一而再再而三的邀請,開始在斑鳩網上用影片+文章的形式,紛紛開始發表起自己的觀點來;

一時之間,具有濃重互動性質的“斑鳩大拿說”板塊成了網際網路上人氣最熱的地方,無數專家和網民在這裡互相討論、爭辯,甚至相互針對地罵戰起來;

雖然戰況混亂無比,但常年混跡於“斑鳩大拿說”板塊的網友終究普遍具有較強的辨別能力,一些懷著別樣心思的貼主很快就被識破了真面目;

很快,有那麼幾篇文章便被置頂,並且被其餘媒體摘選後轉發了出去。

第一篇文章叫《華夏食品安全現狀的思考——我們是否對商家保護的太過?》

文章裡指出,出於盤活國內民營經濟的出發點和對世界經濟並軌後的焦慮,國內對於企業扶持力度和態度有些過於遷就;

就目前國內執行的生產質量標準而言,遠低於國外執行標準不說;更可怕的是,為了不給諸多中小型企業增加經營壓力,國內已經出現了逐步降低生產質量標準的趨勢;

作者指出,這種家長式的管理態度出發點雖然好,但這種整天含著奶嘴不放,嬌生慣養出來的“孩子”,在華夏加入to以後,究竟還能有多少競爭力——畢竟消費者不是傻子,當國內的產品的安全和質量都跌破心理底線後,他們就算再愛國,也不可能繼續選擇國內產品了。

最後,作者強烈呼籲國家提升生產質量標準,並強化監督機制;如果連最必要的安全和質量標準都達不到,那些企業乾脆就此倒掉算了。

………………

第二篇文章叫《知名品牌不是免死金牌——我們需要一視同仁》

文章先是複述了之前被曝光出質量和安全問題的一大票子知名企業;並且指出,國內有些太高看了那些知名企業的操守;

華夏目前的“知名品牌免抽檢”政策,本意是為了給予那些企業榮譽,激勵其更好地發展;但是從目前的結果來看,這一激勵式的政策,已經成為了那些企業的保護傘,讓他們反而可以偷奸耍滑起來。

最後,作者呼籲國家取消獲得“知名品牌”榮譽後,企業產品可以面抽檢的政策,並且一針見血地指出“市場經濟環境下,永遠不要去高估商人的道德操守”!

………………

第三篇文章叫《日益嚴峻的食品安全環境下,我們是否亟需出臺新的法規?》

文章其實很簡單,先是列舉了之前的種種案例;然後指出,現在的無良商家為了利益,已經到了近乎喪心病狂的程度;

而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國內商家違規的成本太低;

《資本論》曾經說過,為了300的利潤,商人可以踐踏世間一切的法律——面對著國外那嚴苛的法律尚且如此,更何況國內現在那些不痛不癢的處罰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