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投商貿的大boss回來了,目前正在挨個聽取各個部門一把手的單獨彙報!

這一很有些不太尋常的訊息迅速傳遍了整個鑄投商貿。

眾所周知,作為鑄投商貿的定海神針,楊鑄以往並不怎麼插手公司的具體事務,就算要單獨溝通,往往也只是到事業部執行總裁這一級而已,剩下的都是由事業部執行總裁跟下面人自行溝通;

而現今竟然直接跟各個部門進行垂直對接……

各個部門的總監級主管固然鼓舞雀躍,這種直面天顏的機會可謂是難得一遇,畢竟自家大boss出了名的難見,一旦表現好被看重後,直上青雲不是什麼難事;

然而一眾事業部的執行總裁卻很有些心驚膽戰;

楊鑄可不是那種能被幾條資料就糊弄過去的土老闆,整個鑄投商貿的業務流程框架基本上都是他一手製定出來的;

這幾個月來,公司各部門的業務開展雖然在他們看起來已經是不錯了,但是……楊鑄是什麼人?

這貨不僅心思深沉,看待問題的角度也刁鑽無比;

自己引以為傲的業務資料或許在能在外人面前顯擺顯擺,但自家人知自家事,這些成績基本上都是託了公司平臺的福,換個阿貓阿狗上來都未必比自己做的差多少,因此這些成績在楊鑄面前委實不值一提;

反而是工作過程中犯下的一些錯誤,難說會讓自己的吃上一個大大的掛落,甚至職位被一擼到底也說不準!

一想到公司裡越來越多嶄露頭角的新人和表現優異的中基層幹部,各個事業部執行總裁副總裁的屁股就覺得燙的厲害。

………………

而此時,已經連續聽了三天彙報的楊鑄正一臉和煦微笑地聽著物流事業部.城市倉儲中心拓展處總監萬斌的彙報。

這個臉上佈滿了北方人特有頰紅的中年人正戰戰兢兢地念著一串資料,眼神滿是忐忑不說,聲音因為緊張,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顫音:

“截止今年11月,城市倉儲中心拓展處的業務已經開展至27個省級行政區,除了青海、青藏、內蒙、瓊島、西疆以外,其餘大陸地區都已經已經覆蓋到了;”

“目前,我們部門僅僅只在147個地級市裡建設了物流配送倉儲中心,離公司三年規劃裡的293個地級市要求差距很遠;即便是明年年底,達成這一目標的可能性依舊……具有挑戰性。”

聽到這話,楊鑄並沒有任何不悅的表情,出口詢問道:“進展速度這麼緩慢……是遇到什麼困難了麼?”

萬斌嚥了咽口水:“工作開展的確遇到了很多麻煩。比如來自第各地倉儲物流公司私底下的阻撓、比如一些地方政府的不配合;但是最大的麻煩在於……拿地很困難。”

說到這,萬斌免不了一肚子苦水:“楊董,真不是我們工作人員不努力啊,實在是……現實情況真的很複雜啊!”

“現在各地都在大搞城市建設和房地產開發,當地政府往往更願意分配土地作為住宅及商業規劃區,而開發儲存設施能夠直接帶來的業務流程和就業機會增加極其有限,沒有足夠的直接經濟拉動價值,我們拿地很困難啊!”

“三四線城市還好說,由於當下的土地資源比較豐富,當地政府願意拿出工業用地來給我們作為倉儲配送中心——雖然給的面積不是特別大,位置比較偏遠;”

“但是那些一二線城市,我們真的沒招啊,除了齊魯、豫省、贛省和東北區域以外,其餘的地方,哪怕是我們求爺爺告奶奶,好不容易說服人家嘗試著申請給我們一塊不大的工業用地作為倉儲物流中心;但過不了兩天,人家立馬給出答案——根據新出的城市規劃圖,那些地方要被徵做他用!”

聽到萬斌的訴苦,楊鑄嘆了口氣……雖然早在一年半前就開始把拿地建設物流倉儲配送中心作為鑄投商貿的重點專案,但是現在看起來,還是沒趕上最好的時代啊。

華夏企業對於倉儲資源的掌握度和利用率在2015年以前,一直都很低。

裡面除了樓市火爆造成的土地資源緊缺外,其實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國家對於物流行業的政策規制過於放鬆;

這麼說吧,華夏相鄰島國同樣是個土地資源極為稀缺的地方,他們為了實現物流倉儲的專業化和配置效率的最大化,從上至下都在不斷努力,

除了每五年就會制定一次《綜合物流施策大綱》之外,每年更是召集一群專業人士來對產業政策和制度進行研討修整,力圖將倉儲園區定義為有效綜合物流資源,實現設施共享,建立一體化、標準化的中心節點;

除了上層的努力之外,政策的執行上也卡的非常死,除了倉儲企業,居民和其餘商家一律不得入駐物流園,其它與物流倉儲無關的業務,也一律不準開展;一旦被發現企業開展了與倉儲物流無關的業務,或者企業的重心已經不在這一塊,立馬就會談話或者勸離該企業,把其在物流園的位置騰給其餘物流企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而然華夏前幾年各地雖然開始陸陸續續地建了一些物流園,總面積更是高達5億平米;

但是由於政策規制不到位,外加運營管理經驗不足,這些物流產業園園往往都變成了大雜燴——裡面的倉儲庫房小而散,基礎資料的統計和業務整合最佳化程度近乎於零;甚至阿貓阿狗都可以正大光明地入駐,活生生把裡面變成了一個小小的集市;

由於沒有規制管控力度,大部分的入駐企業從來不會想著如何最佳化自己的業務水平,即便在時代的變遷下,逐漸有了生存壓力,然而更多的則是想著如何撈偏門——在很某段時間裡,物流企業跟掮客們聯手坑企業商家的事情層出不窮,哄抬漲價的事情更是司空見慣。

以後世的眼光來看現在的物流產業園,簡直有些侮辱這五個字。

到了現在,各地政府之所以不願意給地,除了物流園的種種亂象之外,其實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園區經濟往往被當作增加gdp的重要抓手,而目前的倉儲專案又普遍存在投資額大、收益率低的問題,因此能夠從中真正獲益的倉儲企業並不多,物流園變成商貿區甚至商業樓盤的例子屢見不鮮。

有了諸多反面教材在前,各地政府為毛還要再給你批地,然後看著你變著法鑽空子,自己動手賺這筆錢或者政績它不香麼?

………………

仔細思考了一下,楊鑄問道:“現在咱們公司的建設的倉儲物流中心總面積有多少了,甲級倉儲物流中心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