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在西邊的雲彩中倔強地閃來閃去,就是不肯下山。

而希望集團德宏辦事處的樓頂上,也被拉出了一道道金紅色的斜芒……

“b端產品和c端產品設計的區別?”

“面向的客戶和商業模式不一樣,兩者之間肯定有區別啊!”

“如果非要說區別的話……”

“直供b端的產品更注重品控、利潤空間和穩定性;而c端產品更注重包裝、噱頭和特色?”想了一會,林可染不太確定地回答道。

聽著林可染的回答,楊鑄翻了個白眼:“我就說你對c端產品理解很膚淺吧,你還不信!”

說完,嘆了口氣:“你的這個回答呢,沾了點邊,但是都沒回答到本質;所以真要用你瞧中的那幾款新品去做市場;靠著工友之家的渠道能力和流量抓捕能力,固然能夠在這兩年內賣出些不錯的銷量;”

“但……也僅僅如此了!”

聽出了楊鑄的言下之意,林可染頓時擺出一副虛心請教的樣子來——作為希望集團的高管,她們最羨慕的便是楊鑄那種能發掘事物本質的洞察力了。

楊鑄見她一副乖乖學生的模樣,滿意地點了點頭:“以快消品為例,你是不是以為,直供、品牌oe等等;”

“而直面消費者的c端產品其實本質上也是這些東西,但他們的專業水平遠不如b端使用者,因此你以為只要能達到b端使用者的需求標準,拿著同樣的標準組裝一款產品去攻克c端使用者,自然沒任何問題?”

林可染聞言點了點頭,按照她的理解,在既定產品的前提下,b端使用者屬於中高階層級客戶,而普通消費者屬於低端層級使用者,“由上及下”乃是經濟學亙古不變的真理,有什麼問題麼?

楊鑄搖了搖頭:“書本上的知識除了要活學活用,更要組合著使用,不要生搬硬套!更不要一葉障目!”

說完解釋道:“b端和c端的產品乍眼看上去,雖然有許多重複的地方,但實際上有著三大本質區別;”

“第一點,兩者的使用者複雜度不同;”

“b端產品最大的特點,是決策者和使用者分離;掏錢的是企業老闆,而非真正的消費者這個接盤俠;”

“因此,你只需要滿足企業老闆的心理預期和價值補足就行了;”

“從這個角度來說,你不需要考慮到你提供的產品是否能經得起基層市場的考驗,因此風險反而更低,生產研發決策更簡單;”

“但同樣的,由於你提供的產品未必是企業老闆最終面向市場的完整產品;因此對應的,你獲取到的【市場資訊】是片面的,許多時候不足為憑。”

看到林可染似乎琢磨到了點什麼,楊鑄乾脆點道:“就像咱們前天選定的輕焙鐵皮卡……”

“那些精品咖啡店老闆看了肯定喜歡,因為有特色;”

“但是他們拿去以後,會直接用這些鐵皮卡咖啡豆磨成咖啡端給消費者麼?”

林可染搖搖頭:“肯定不會,那些鐵皮卡必須要搭配其它咖啡豆或者新增飲料才能端給消費者,不然太酸了。”

楊鑄笑了笑:“這些咖啡豆,作為二次加工者的b端老闆看重的是風味和品質,至於咖啡豆好不好磨,儲存麻不麻煩……這種使用體驗並不在他的第一考慮之列;”

“因此,b端產品【價值】的重要性,遠大於產品的【體驗性】!”

“但是對於c端使用者就完全兩碼事了,在大部分情況下,他們即是購買決策者,也是產品使用者,”

“由於關係到自己的切身利益;因此他們他們考慮的因素更加多維,價格、品質、口感、便利度、使用場景、情感附加值等等,都會考慮進去;”

“由於他們中的大多數,對產品認知的專業性遠遠不及b端客戶,因此,產品的【體驗性】遠遠大於產品的【實際價值】;”

“在這一塊,你們女人名牌服裝便是代表,想必你想想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林可染點了點頭,楊鑄說的第一點區別她也懂,雖然之前沒歸納,但是這種最基本的知識她還是明白的;因此她期待的是楊鑄接下來說的二三點。

果不其然,楊鑄沒怎麼停頓便繼續說了下去:“由於產品使用者的複雜度有區別,因此,第二點——產品設計地原則也有明顯區別;”

“簡單來說,c端的產品面向人性設計;b端的產品面對理性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