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穿針引線陸菲菲(第1/2頁)
章節報錯
自打6月份的股東大會上,鑄投商貿用“公司儲備金”制度取代了了原本的“公司發展資金池”制度後,無論是嚴主任和陸文蘭、陳翔,都感到了深深的不安。
雖然在一般人看起來,兩個制度似乎沒什麼區別,都是公司為了能保障正產運作和預防風險去準備的一筆錢,但實際上兩者的性質截然不同——公司儲備金是屬於公司盈餘公積,算作公司的“資金”;而公司發展資金池由於是來自股東的分紅截流,因此屬於“公司資產”。
資產和資金,咋一眼看上去有些傻傻分不清楚,但在實際情況中,區別大了去了!
雖然說原本的資金池制度有著諸多弊端,比如強制扣留股東的部分分紅,會導致資金貶值;又比如會造成附加稅務風險和財務管理成本等等;
但取消這一制度,卻意味著嚴主任、陸文蘭等人的股權面臨著被稀釋、乃至被踢出局的風險。
畢竟按照原來的規則,每個股東按照各自股權比例把錢放在公司賬戶上作為公司發展基金,即便是公司賬上的錢不夠公司開展某項業務,那麼尋求到新的資金來源後,虧欠的部分屬於公司的整體債務,屆時由每個股東按照各自比例慢慢還就是。
但是一旦取消這一制度,從某種意義上,嚴主任、陸文蘭等人就失去了保護傘——試想一下,如果楊鑄忽然打著公司擴張的名義,提出了一個看起來關乎公司戰略安全的計劃,其餘股東透過還是不透過?
那自然是必須透過!
而且按照通用法則,每個股東必須按照自己的股份比例各自出資。
可是這個計劃,時間很緊迫,而且需要的資金是一個天文數字,而陸文蘭等人一下子根本拿不出這麼多錢怎麼辦?
那簡單,由楊鑄替你出這筆錢,或者找一名“新股東”進來;可是相應的,你的部分股份也要被轉讓或者稀釋。
像這樣來上幾次,如果楊鑄下手狠的話,陸文蘭等人的股份能從10變成1,甚至0.1你信不?
如此一來,嚴主任、陸文蘭等人除了黯然離場,再也沒有其它選擇——這對於付出了巨大心血的他們,是完全無法接受的。
什麼?
你說這種操作也要楊鑄具備天量資金來對沖,畢竟陸文蘭等人現在身家不菲,作為鑄投商貿的最大股東,楊鑄到時候是需要拿出足夠的真金白銀的!
呵呵,別忘了楊鑄還有個名叫“鑄投國貿”的下蛋金母雞,撇去社會影響力不談,短時間內鑄投國貿能抽出來的現金甚至比鑄投商貿還要多,陸文蘭等人怎麼可能扛得住!?
偏偏最近一年以來,鑄投商貿的收益幾乎一個月一個臺階,公司的收益在輕而易舉地覆蓋掉各項成本之餘,依然有著極為充裕的盈餘;因此嚴主任等人完全找不到反駁的藉口,只能無奈透過。
結果年中股東大會剛一結束沒多久,隨著希望農業科技公司的成立和楊鑄這邊一個接一個的動作,陸文蘭等人的心都快提到嗓子眼裡了——他們生怕接下來聽到的就是楊鑄召開股東大會,然後丟擲某個鑄投商貿+鑄投國貿的超大型合作專案。
而且這段時間楊鑄展現出來的資金實力,也讓他們感覺到了深深的絕望,未來真要是楊鑄打算稀釋他們的股份,他們絕對毫無反抗之力——嚴主任等人還不知道楊鑄這些錢的真正來源。
因此,在憂心忡忡下,陸文蘭不得不示弱——你不是最近大動作不斷麼,肯定資金也有些緊張吧?
喏,別客氣,我這裡多多少少有些錢,你拿去用吧,換算成專案股份就成。
我這麼支援你,你未來總不好意思說翻臉就翻臉吧?
就算要翻臉,看在我這麼幫你的份上,你也不至於下太狠的手吧?
不過大家年紀一大把,又都是多多少少有些臉面的人,自然不好意思直接去伏弱,總得找個人穿針引線才行……畢竟姓楊的那傢伙最近一年來對自己等人很有些疏遠的意思,自己出面的話,人家答不答應還是一回事呢。
至於誰去中間穿針引線……
那還用問?自然是陸菲菲啦!
姓楊的那個傢伙雖然性格古怪,但對自己這位認下來的妹妹著實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