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你是叫誰弟妹呢(第1/2頁)
章節報錯
楊鑄毫不嫌棄地點燃手上那根堪稱滇南最便宜的煙,吐了口青煙後,表情看不出喜怒,淡淡說道:“因為營養不良?”
張孟平點了點頭:“這邊的老鄉,基本上每頓都是以土豆為食。”
“烤土豆、炒土豆、土豆湯、蒸土豆、涼拌土豆……基本上你所能想到的土豆吃法,這邊都有。”
“唯一跟城裡面不同的是,這邊的飯菜裡基本都沒有什麼油水——只有過年那幾天,才會稍微沾點葷腥。”
“而一般的節慶日子,比如說中秋或者生日,煮一碗麵條,外加一個荷包蛋就是很好的伙食了。”
“長年累月下來,這邊的人基本都存在著或輕或重的營養不良,而情況嚴重到像剛才那種程度的那種黃毛丫頭,我一個村裡能給你找出七八個來!”
楊鑄有些不可思議,上一輩子到這邊來已經是2014年以後的事情了,情況自然不一樣,因此他不知道當前這邊竟然過的這麼苦。
“他們不是也種的有玉米和水稻麼,山裡的野味和水裡的魚應該也不少吧?”楊鑄有些疑惑地問道。
河裡的魚自然不比多說,算得上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
而在他的記憶中,滇南這邊非常盛行吃蟲子,不管是竹蟲還是蜂蛹、甚至某些不知名的藤蟲之類,也是能量爆炸的美味食物;
而這個村子就坐落在烏蒙山脈裡,只要肯上山去找,這些東西肯定不會缺。
看到楊鑄的提問,張孟平用一種“何不食肉糜”的眼神看著他,然後牙疼似地咂了咂嘴:“這邊因為城鄉二元結構體制和農業稅的問題,導致幾乎人人負債的事情,你是清楚的吧?”
所謂“城鄉二元結構”,簡單來說就是形成以戶籍制度為基礎的城鄉壁壘後,城鄉之間各自擁有著完全不同的資源配置制度。
而這種結構雖然在客觀上推進了國內城市化的程序,但在當下,卻也對農村形成了嚴重的負擔。
你可以理解為農村在虹吸作用下,不斷地向城市輸血,包括勞動力、資金、政策——但與此同時,農村卻承擔著更多的社會責任,包括糧食產量、穩定糧食、商業原材料供應等等。
此消彼長下,逐漸形成了農村以比以往更少的勞動力,去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但對應地,在“糧食安全”和“通貨膨脹”的雙重壓力下,卻僅僅獲得了微不足道的收益——再加上此時農業稅尚未取消,因此人人負債簡直是再尋常不過的事情了。
…………
聽到張孟平的話,楊鑄不可思議道:“難道那些大米、玉米,以及抓到的山貨河鮮,全部拿去賣錢了?”
張孟平面無表情:“不然你以為呢?真當那些債是不用還的啊!?都是民間借貸,能提前還上一分是一分!”
“為了還債,這邊的成年人每天都累成狗,整天除了種地就是上山挖藥、下河摸魚,十個裡面有八個是腰椎間盤突出;”
“而這邊的孩子也是如此,煮飯、挑水、餵豬餵牛、掃地,家務活基本全包了,撿柴、收玉米等農活更是家常便飯;”
“家裡沒有多餘的錢,他們便想辦法給自己找錢買文具和練習冊,而撿菌子和撿廢品就是他們最主要的收入來源。”
“為了那幾毛一塊錢,他們經常沿著公路走上七八里的山路,然後冒著危險順著陡峭的斜坡去撿一個又一個他們覺得可以賣錢的廢品——飲料瓶、廢紙板、煙盒、丟棄的膠鞋,甚至連塑膠袋都不放過。”
說道這裡,張孟平的神情愈加陰鬱:“還記得我剛才說過的小拉海麼?”
楊鑄點了點頭,有了前面的鋪墊,就算張孟平不說,他也大約猜到了是怎麼回事。
果不其然,張孟平嘆了口氣:“小拉海是隔壁村的一個小男孩,去年九月份的時候,為了撿一個煙盒,直接從斜坡上摔了下去。”
“還好這邊的植被比較茂盛,沒出人命,不過……下半輩子,就只能杵著柺棍過日子了!”
說道這裡,張孟平的臉上滿是苦澀:“為了一個可能連一分錢都賣不到的廢煙盒,一個不到十歲的孩子就這麼瘸了——這就是杉樹鄉這邊的現狀!”
楊鑄雖然自認不是個感情充沛的人,但是乍聞此事,他只覺得心裡堵的厲害……那個為了一分錢而瘸腿的人,他還只是個孩子而已啊!
…………
看著楊鑄抿的死死的嘴唇,張孟平拍了拍他肩膀:“其實小拉海還算幸運的,畢竟他家裡還能湊的出幫他看病的錢,那條命總算是保住了;但與他相比,這邊的成年人反而更慘!”
瞥了一眼楊鑄,張孟平表情淡淡的問道:“你知道稻米是有殼的麼?”
雖然有些奇怪蘿蔔為什麼會忽然換了個話題,但楊鑄依舊沒好氣地瞪了他一眼,心想自己又不是白痴,怎麼會不知道水稻要脫殼後才會變成大米?
看著楊鑄的表情,張孟平嘴角的弧度有些詭異:“那你知道這邊稻米拋殼後……也就是那些糠,在這邊會怎麼處理麼?”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楊鑄回想到上一世自己在農村的見聞,試探道:“拿去當飼料餵豬?”
張孟平嗤笑一聲:“餵豬?這太奢侈了!”
“那些糠都會拿來磨成細粉,與特意留下來的玉米麵摻和在一起,做成玉米粑粑烤著吃!”
說道玉米粑粑,張孟平臉上的肌肉不自覺地跳了跳:“那東西你肯定沒有吃過,烤成金黃金黃的,聞起來倒是挺香,第一口吃下去感覺也還可以,但是等你吃到三口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