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打秋風都被打的習慣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不得不說,滇南這邊除了交通不發達外,的確是塊風水寶地。
別瞧楊鑄現在所在的杉樹鄉.細沙河村這邊很有些貧窮落後的厲害,但這邊的好東西當真不少;
看著這位名為李老扎的苗族漢子眉飛色舞地說起這邊的土豆、天麻、野生藥材、方竹筍、筇竹筍、小黃姜、芋頭、洋姜、魔芋等一大堆特產,楊鑄點了點頭。
根據後世的記憶,蘿蔔開始負責的這幾個鄉後,其經濟發展速度雖然遠遠無法跟紅河、版納等地的鄉村相比,但人均年收入在兩三年後卻也漲到了900元人的水平,在楊鑄重生前,更是一舉突破了2萬元大關。
之所以在如此惡劣的地理環境下取得這麼大突破,其實靠的就是逐漸慢慢堆砌這些特色產業。
或許有人對此嗤之以鼻,覺得人均年收入破2萬而已,算下來,一個月連兩千塊錢都不到;
對此,楊鑄只想說,少看點忽悠人的短影片和文章沒有任何壞處,你還正當年薪百萬是正常水平了?
即便是在20年後,國內60的人口月收入也不足1500,月薪5000以上的也僅佔人口的10而已,自家兄弟能把諸如杉樹鄉之類地方的人均年收入提升到全國中上游水平,已經是個非常了不得的成就了——要知道,鎮雄這個地方之所以發展如此緩慢,可不只是因為交通的問題,各種攔路虎多著呢!
………………
“蘿蔔,你最近都在往這邊跑,說k說你的看法?”楊鑄聽完李老扎一頓熱情洋溢的介紹後,轉頭看向張孟平。
張孟平有些奇怪地看了楊鑄一眼,又掃了掃一直沒說話的林可染三人,在楊鑄鼓勵的眼神下,這才猶豫著開口:“縣裡面對於杉樹鄉這邊的扶貧方針其實一直沒有定下來;目前的主流觀點是想讓這邊嘗試一下【兩栽一種】方案。”
“所謂的【兩栽】,就是人工栽培天麻+栽培重樓;”
“【一種】的話,就是鼓勵村民繼續大面積種植土豆。”
“不過我對這個方案不是特別滿意;”
“首先說人工栽培天麻。”
“雖然這邊一山之隔就是以天麻出名的小草壩,從道理上講人工栽培天麻是沒問題的;但縣裡面還沒有向省裡要來足夠的支援政策——尤其是技術專家這塊;沒有專家指導栽培技術,很可能會出大問題的!”
“其次是我也瞭解了一下,雖然國內對於天麻的需求日益上漲,只要品質好,邀約一些藥材商過來考察和收購是沒太大問題的;”
“但是前期投入這塊的費用就是個大大的問題,如果縣裡能搞定貸款政策還好,如果沒辦法提供低息貸款,老鄉們就只能靠民間借貸了,而偏偏種植天麻起碼需要兩年的時間;到時候扣除利息,老鄉們辛辛苦苦了兩年,中間又能賺多少?”
話音剛落,李老扎便感嘆了一聲:“是啊,幾位老闆沒做過農活,自然不知道我們的難處。”
“別看我們這邊地廣人稀,每家每戶動則二三十畝地;但那是貧瘠的山地!在這些地方種糧食,離了化肥根本不會有好收成。”
“但是現在化肥、種子、藥水等農資物品的價格一天天地往上漲,偏偏國家在主糧收購價這塊管控的很死,到了現在,基本上是種一畝虧一畝,卻又不得不種,再加上農業稅……”
“哎……就拿我們細沙河村來說,攏共有47戶人家,但身上沒有外債的人家卻一戶都沒有!”
“就現在這個情況,就算知道種天麻有可能賺錢,但我們從哪去弄錢做啟動資金去?”
楊鑄點了點頭,實際上與後世曾經一度風靡的石斛種植一樣,天麻也是需要建立育種室的,而且一育就是半年,這一環節的費用雖然不能說多高,但對於現在的細沙河村民來說,也絕對是筆沉重的負擔。
張孟平嘆了口氣:“重樓種植也有一樣的問題,而且這東西更嬌貴,投入更大,生長週期更長;就算是買苗來載,起碼也要等上五年才能賣。”
“就現在這邊的現狀和人口流失速度來看……即便是重樓的售價不低,但又有多少人能等得起五年?”
一旁的呂思思忽然開口:“不是說可以種土豆麼,我覺得你們的土豆非常好吃啊,種出來後肯定好賣!”
張孟平苦笑一聲:“呂經理,你之所以覺得這邊的土豆好吃,那是因為你是外省人。事實上……由於土壤氣候的原因,整個滇南的土豆都好吃,我們的土豆拉出去與滇南其它區域的相比,還真未必能在口味上佔上風。”
“況且,杉樹村離縣城實在不能算近,路又難走;且不論有沒有收購商願意跑費那麼多精神跑這裡來收整個滇南隨處可見的土豆;”
“即便是有,高昂的物流成本在那放著,價格肯定會比其它區域的土豆高一截,消費者怎麼可能買單?”
呂思思聞言,訝異地看了看自己碗裡的土豆片,自己原本以為只有這邊的土豆會這麼軟面香甜,原來整個滇南都是這樣?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一旁的林可染沉思了一會:“老表,結合你們的現狀,我們現在需要尋找一種有特色、能人工種植或者採集、有穩定產量、有市場需求、變現快、又能進行深加工的產品,你能不能想想,有什麼東西是符合這些要求的?”
李老扎一副聽天書的模樣,完全不懂她在說什麼。
林可染見狀,這才想起來對方只是個普通村民而已,聽不懂這些專業詞彙太正常不過了,於是跟他詳細地解釋了起來。
雖然林大小姐現在對張孟平的印象非常惡劣,但是對於李老扎這個淳樸的漢子印象倒是非常好,因不但講解的極為仔細,而且語氣極為溫和,還時不時地舉例說明。
花了足足十多分鐘,李老扎才終於明白了林可染想要的是什麼,苦思了好一會,才一錘手:“照你這麼說,倒還真有這麼一樣東西應該符合老闆你的要求,就是不知道城裡的人喜不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