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的幾天內,隨著風聲的走漏,越來越多的企業知道了滇南的彌勒糖廠竟然還有著充足的產能,生怕晚去一步就拿不到訂單的他們頓時蜂擁而至。

於是,彌勒糖廠周圍停著的上百輛私人轎車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而行政大樓門口排起了長長的隊伍,即便是工作人員給排隊的每個人都發了編號,告訴他們會按照編號叫人,讓他們先行休息,在大太陽下可別中暑了,但幾乎所有人都仿若未聞。

開什麼玩笑,在現在的華夏,插隊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麼,萬一自己離開了,別人把自己頂了怎麼辦?

要知道,現在的糖價一天一個樣,訂貨合同又是按照當天的行價簽訂的,萬一出了點意外害得自己今天籤不了合同怎麼辦?晚籤一天就很可能是數萬甚至數十萬的損失啊!

再說了,雖然外面都在說彌勒糖廠的產能,但是畢竟就那麼大一個半大不小的廠子,就算再牛,這麼多人下單之後還剩下多少產能還需要打上一個問號,萬一輪到後面時就沒有產能了呢?那自己不得哭死。

………………

與這邊的猴急不同,彌勒糖廠的一個老客戶卻走了綠色通道,直接被引到了銷售科長辦公室,互相寒暄了一陣子後,二話不說地把早就準備好的合同遞了過去。

看著合同上的數字,老客戶有些不敢相信地揉了揉眼:“趙科長……你這合同,是不是拿錯了?”

也難怪老客戶會有這麼一問,外面的糖價已經漲到了2800元噸了,可是合同上的價格卻是2000元噸,只是比去年自己的拿貨價稍微高了300塊錢,這中間的差別,可大了去了。

趙科長哈哈一笑:“華總啊,你是我們廠十多年的老朋友了,這十多年來,你也幫過我們不少;我們王廠長說了,虧誰也不能虧朋友,要不是現在行情太瘋狂,又怕上面懷疑我們之間有什麼私下交易來個事後追責,王廠長還打算完全按照去年的價格給你呢!”

聽完趙科長的話,那個被稱為華總的老頭差點熱淚盈眶,還是國企重情誼啊,外面的行情緊成這樣了,這邊還為了照顧自己這個老朋友,硬生生留下近兩千噸白糖低價買給自己,虧的自己以前私底下沒少吐槽這幫子人,來之前更是擔心人家會拿捏自己呢,看來滇南人果然重情義啊!

事實上,這也是當初王廠長跟楊鑄協議的一部分,既然填坑有望,那麼維護好老客戶的關係就是彌勒糖廠未來生存的頭等大事之一,因此哪怕少賺一點錢,那也是完全值得的。畢竟,現在的華夏還是人情社會嘛。

“對了,王廠長呢?我可好一段時間沒見他了,今天無論如何也得請他喝一臺酒。”在合同上蓋上章後,華總心情大好,問起了王廠長。

“哈哈,估計要讓華總失望了,王廠長這幾天都在忙著給那些蔗農結清欠款呢,估計是真沒時間去喝酒了,要不這樣,我擅自做個主,今天晚上我做東,請您喝酒敘敘舊,你看怎麼樣?”趙科長笑眯眯地說道。

………………

的確如同趙科長所言,王廠長現在正在財務室裡忙得不可開交。

“趙老村長,這是欠你們村去年的甘蔗款,一共元,清點地清清楚楚,您收好了。”王廠長從財務人員手裡接過一個鼓鼓的檔案袋,遞給了前幾日鬧的挺兇的那名老人。

老人家接過檔案袋,不放心地開啟,然後取出那幾方厚厚的鈔票,一張張笨拙地數了起來,時不時地還把鈔票對著燈光照上一眼,彷彿是在分辨真假。

王廠長一邊看著,不解釋,也不催促。

直到半個小時後,老人家才哼哼唧唧地把所有甘蔗款放回了檔案袋,從兜裡掏出皺巴巴的白條,遞給了王廠長。

王廠長結果白條確認了一下,然後再遞了一份檔案袋過去:“趙老村長,去年甘蔗款的事,是我對不住大家,我在這裡道個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