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咦這麼受歡迎了(第2/2頁)
章節報錯
楊鑄搖搖頭:“不能撤,不但不能撤,還要加長巡店週期,最起碼,要延長到1個月!”
李明略有些疑惑:“這不是已經有效果了麼?從朱老闆他們下的訂單來看,咱們廠下個月的工資沒啥問題了,而且我怕時間長了的話露餡。”
楊鑄笑了笑:“科長,可能是上次我沒說的太清楚,咱們這次巡店活動,除了透過營造假象,刺激那些小賣店向進貨商們要貨反哺於我們廠外,更重要的則是廣告效應。”
李明一下子沒弄明白:“廣告效應?”
楊鑄解釋道:“所謂的廣告,可不止是在電視或者報紙和戶外平面;事實上那些形式的廣告從營銷效果角度來講,轉化率只能算一般;真正算得上高轉化率的廣告只有一種——那就是口碑廣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李明有些琢磨出味道來了:“你是說……咱們派出的那些人,就是在打口碑廣告?”
楊鑄點點頭:“是的,人嘛,作為社會性生物,從眾、跟潮流是刻在骨子裡的特性,估計再過個一千年也沒啥大的改變。”
“而在這個虛假廣告滿天飛,小道訊息到處竄的年代,要想讓他們真的相信咱們的泉城汽水是好東西,最好的辦法莫過於身邊有人現身說法!”
“所謂三成虎,一個人在你面前說泉城汽水其實是好東西,你可能並不在意,指不定還以為人家是土老帽,可是兩個人、三個人,乃至十個人都在你身邊購買泉城汽水,並說它的種種優點呢?”
“那時候,你是不是就肯定相信這個泉城汽水真的是好東西,也認可了他們口中泉城汽水的種種優點,只不過自己當初傻,沒看出它的好而已?”
“有了這種認知,那麼你下次再買飲料時,大機率會選擇咱們的泉城汽水;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親戚朋友,每個人也總會向別人炫耀點什麼東西,在這種示範性購買和口口相傳中,一再,再而三;是不是會有更多人來購買?”
“所以說,別看咱們只有240號人,但只要按照現在每個人60家店鋪的任務額來計算,做上1個月,即便按1的轉化率來看,能發展出多少種子使用者?即便是按照12的比例,這些種子使用者又能發展出多少第二波消費者?時間稍微長點,影響出來的第三波消費者呢?”
李明默默地在心裡盤算了一下,得出的數字讓他手有些發抖。
楊鑄看見他明白了,不再多說,總結道:“總之,所謂流行趨勢,其要點就在於【勢】這個字,我之所以提議把時間拉長到1個月,說到底就是把這個勢造出來!”
“不過,咱們的方案依然有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比如說資料實測下來,女性進店的反應要好於男性,所以我們接下來要大大增加女性隊員的比例,只留一兩個保安科的男性保證隊員安全就行;”
“又比如說為了傳播質量,咱們不能只圖完成計劃表上的數字,哪怕減少探店數,也一定要等到店裡面有真正的顧客才進去口碑傳播!”
聽完楊鑄的話,李明閉上眼琢磨了一下,狠狠點頭:“你說的對,這個活動,咱不能限定死時間,一切以效果說話!而且為了追求真實效果,我明天再找一次廠長批點經費,不能讓工人們只耍嘴炮,時不時地真實買上一兩瓶才有說服力!”
看到李明真懂了,楊鑄欣慰地點點頭,然後打了個哈欠,打算送客。
李明見狀,連忙說道:“還有第二個問題呢,要不要跟朱老闆他們籤個長期供貨協議?”
楊鑄撇撇嘴:“千萬別,最好保持最純粹的買賣關係!”
李明有些發懵,沒琢磨出楊鑄這話啥意思。
楊鑄嘆了口氣:“大人,時代變了,現在咱們廠需要的不是進貨商,而是靠譜的代理商或者經銷商!”
李明隱隱聽過這兩個名詞,卻沒太弄懂這事與朱老闆他們之間的關係。
楊鑄有些懶懶地靠在凳子上,無奈道:“算了,你先回去查一下經銷商和代理商的基本概念,回頭我再找你解釋吧。”
感覺在專業上受到了蔑視的李明頓時一口氣沒喘上來,內心憋屈無比……
喜歡重生1998之混也是種生活請大家收藏:()重生1998之混也是種生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