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往事(第2/2頁)
章節報錯
哪怕韓少雲父親乃是教書先生,也只能弄到幾本非常普通的兵書。
饒是如此,韓少雲對於兵書,仍舊有著非同一般的痴迷。
韓少雲十八歲那年,他感覺自己所學已經達到瓶頸,想要在兵法上面有所突破,只能參軍。
故此,韓少雲不顧父母反對,毅然加入了趙國的邊軍。
韓少雲加入邊軍三年,從籍籍無名之輩,變成了炙手可熱的人物,邊軍將領都想將其調到身邊。
因為有韓少雲參加的對外戰爭,只要將官聽從韓少雲的建議,從來沒有戰敗過,而且傷亡也總能降到最小。
不僅如此,韓少雲所在的隊伍,有幾次被異族大軍圍困,結果那些趙國士卒,都在韓少雲的謀劃下,神奇般的安然脫身。
韓少雲的所作所為,終於引起了趙國邊軍諸將的注意,都想將韓少雲拉攏到手下,然後藉助韓少雲的能力建功立業。
韓少雲引起了大人物的注意,本以為能夠飛黃騰達,加官進爵。
然而,那些將韓少雲調到身邊的趙國將領,基本都是將其當成了參謀,雖然也能對韓少雲言聽計從,卻不會給他任何實權。
而所有功勞,最後也都成了那些趙國將軍升官的墊腳石。
為此,韓少雲非常不忿,先後投奔了幾個將領,下場卻完全一樣,這些將領都因為韓少雲的出身,根本不給他任何官職。
也許那些將軍,對待韓少雲都非常優厚,甚至視其如心腹,這仍舊不是韓少雲想要的結果。
到了後來,韓少雲終於明白,並非那些趙國將領貪墨自己的功勞,而是趙國律法如此規定。
在此之前,韓少雲並非不瞭解這些,可他總是天真的以為,只要自己有著過人才華,哪怕出身卑微仍舊能夠加官進爵。
可事實卻非常殘酷,殘酷到讓韓少雲絕望。
那個時候的韓少雲,已經透過實戰對於兵法有著更為深刻的領悟,卻仍舊屈居人下,成為幕後英雄。
趙國百姓知道北方的一場場勝利,卻不知道真正使得趙軍屢次獲勝者,究竟是何人。
累了,絕望了,韓少雲終於準備解甲歸田,另謀出路。
可知道那個時候,韓少雲才現,自己想要解甲歸田都不可能。
那些將軍看重韓少雲的才華,想要韓少雲幫他們建功立業、升官加爵,自然不願意放任韓少雲離開。
對於那些將軍而言,徵召普通百姓無限制的兵役,自然不是什麼難事。
就這樣,韓少雲脫身不得,只得另謀出路。
從那以後,韓少雲不再是戰無不勝的存在,不再能夠料敵先機,反而經常判斷錯誤,使得趙軍屢戰屢敗。
邊軍將領自然知道韓少雲沒有盡力,當即勃然大怒,想要對韓少雲進行軍法處置。
好在韓少雲在軍中多年,雖然沒有獲得官職,卻也跟過很多將領,那些將領後來哪怕升官被調走,仍舊紀念韓少雲恩情。
“有了那些人的打點,少雲雖然死罪可免,卻也被流放到北方牧場,成為一介牧民。”
“不僅如此,就連少雲父母都遭受牽連,在流放過程中病死。”
聽到這裡,桓常與洛雲都是沉默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