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趙武靈王(第1/2頁)
章節報錯
趙武靈王當時率領狼騎奔赴塞外,不知屠殺了多少匈奴人,使得九州人氏拍手稱贊。
雖說一千多年以來,九州各大諸侯間也時常爆發戰爭。
然而無論如何,九州仍舊同出一脈、同氣連枝,若是聽說其餘國家被異族欺負,自然也會心中不忿。
三百年前晉國國力雄渾,乃是天下間最強的國家。
可是因為那場戰爭,使得晉文公不得不將晉國一分為三,雖然保住了些許國力,曾經強大的晉國終究還是消失了。
趙國當時處於晉國最北方,晉國剛剛開始分裂的時候,趙國國力並不強大。
甚至於,分裂後的趙、魏、韓三國,都認為自己才是晉國正統,三國之間相互敵視,還為此爆發過戰爭。
不僅如此,雄踞草原的匈奴人,看到九州開始內亂,曾經無比強大的晉國分裂,自然不會放棄南下的大好時機。
那段時間,可謂是趙國最艱難的時候。
若非當年的飄雪峰峰主,帶著傷勢在北方草原走了一遭,恐怕趙國已經亡國了。
饒是如此,趙國在面對匈奴的時候仍舊抬不起頭,不僅割了很多土地,還獻上了許許多多金銀珠寶。
甚至於,當時的趙王還學習匈奴人文化、風俗,並且勒令國民也如此行事。
這件事情傳出去以後,九州其餘國家的國君自然都是勃然大怒,認為趙王辱沒了九州人氏的尊嚴。
當時的楚王甚至當眾罵過趙王,並且聲稱若非楚國距離趙國太遠,自己肯定會揮兵北上先滅趙國,再屠匈奴。
面對諸侯、士人的謾罵,以及國民的質疑與不理解,趙王只是咬緊牙關,默默發展。
百餘年後,趙武靈王繼承趙國王位,更是與匈奴可汗稱兄道弟。
哪怕匈奴人每年冬季南下劫掠,趙武靈王都視而不見,反而故意運輸很多糧食前往北方,好讓匈奴人能夠劫掠到足夠的財富。
匈奴可汗見趙武靈王如此識趣,不僅將草原良馬賣給趙武靈王,縱兵劫掠的時候還特意吩咐下去,只許搶財物不許傷人。
那個時候,趙國國民對於趙王全都敢怒不敢言,很多熱血青年甚至前去刺殺趙王。
可那些刺殺趙王的人全都消失了,趙王卻仍舊好好活著。
就在所有人都覺得,趙國早晚都會毀在趙武靈王手上,甚至燕國也陳兵邊境,準備攻打趙國的時候。
趙武靈王,卻是做出了令天下都為之震驚的事情。
那年冬天,北方草原天氣十分寒冷,匈奴人也非常缺乏糧食,就準備嚮往年那樣,南下劫掠趙國。
匈奴人都知道,趙國國君沒有絲毫骨氣,匈奴勇士們南下劫掠不僅沒有任何危險,反而會滿載而歸。
再加上那年冬季匈奴人實在缺乏糧食,所以匈奴可汗直接派出十五萬精騎南下劫掠,幾乎出動了匈奴所有的兵力。
至於匈奴本部,卻只留下了一些老弱病殘。
當時的匈奴實在太強大了,草原上的遊牧民族根本不敢與其爭鋒,鄰居趙國也是軟弱可欺的綿羊。
是以,匈奴可汗根本不擔心王庭的安危。
然而,就在十五萬匈奴精騎,進入趙國國內準備劫掠的時候,才發現這裡並沒有往常取之不盡的糧食。
整個趙國北方幾乎都空無一人,百姓們全都消失無蹤,只留下了空蕩蕩的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