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坐而論道(第2/3頁)
章節報錯
兩人坐而論道。
仲丘不停勸說桓常,希望他能棄武從文。
奈何桓常向武之心堅定,無論仲丘如何勸告,桓常仍舊執意習武。
“真是可惜了。”
直到端木將虎肉烤好,仲丘仍舊未能勸動桓常,不由微微嘆息。
仲丘眼中,也閃過非常濃烈的複雜情緒,氣氛莫名有些壓抑。
“先生為何執意勸我棄武從文?”
仲丘的表現,卻是讓桓常心中疑惑,不由出言詢問。
仲丘沉默良久,才微微嘆息。
“王室衰敗以來,天下諸侯並起,大周政權名存實亡,以致禮樂崩壞,戰亂不休。”
“若無武者強勢崛起,諸侯雖然會混戰,天下終究能夠統一。”
“然,武者以及宗門興盛,對諸侯形成掣肘,諸侯不敢妄動,使得天下分裂許久,仍舊沒有絲毫統一跡象。”
“長此以往,以宗門為首的國中之國必定越來越多,終將會爆發驚天大戰,那時必定生靈塗炭啊。”
說到這裡,仲丘盯著那些烤肉的火苗,眼神有些飄忽。
桓常沉思許久,卻也不知道說些什麼。
“那麼依先生之見,可有應對良策?”
仲丘道:“發展成如今局勢,追根溯源還是因為禮樂崩壞,諸侯混戰不休,強徵百姓服役。”
“若不如此,當年也不會有那麼多人,被逼入山林之中,以致武者、宗門開始興盛。”
“以致如今世道,人人都想成為武者,豈不可笑?”
“說到底,治病還需尋根溯源。”
“禮樂崩壞,則教導百姓禮儀之道,若天下人人知曉禮儀,子盡孝道,臣盡忠道,君施仁政,何愁天下不能安康?”
仲丘娓娓道來,桓常與端木側目聆聽。
聽到自己老師闡述學說,端木當即痴迷其中,小雞啄米般不斷點頭。
桓常卻是眉頭微皺,不發一語。
“值此亂世,當崛起大批儒士,他們問心尋道,探求救國安民之策,才能讓九州局勢得以改變。”
“阿嶽難道就不想投入洪流之中,成為學說的開創者,引領時代的發展麼?”
如今的九州因為武者異軍突起,的確顯得禮樂崩壞,人們大多丟棄傳統,想要習武。
在這個時代,也的確需要大批儒士的崛起,來改變人們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