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特使大人這麼急, 那……”賈赦轉臉跟賈璉說:“今天怎麼樣?”

賈璉瞧到了賈赦的眼色, 恭敬地說:“林妹妹不住這些日子都封了,還得找管瀟湘館院子門的婆子拿鑰匙,總得一會兒時間才成。大老爺,前面的飯已經預備下了。”

賈赦熱情地招呼:“先用過飯,用了飯就陪達大人去搬。”又看著林潤說,“林二爺,沒別的事了吧?”

林潤把五百兩的銀票捏在手心裡, 跳了起來:“怎麼叫沒別的事。那些大姑娘的東西不是該歸我管?大姑娘總不能總住在尼姑庵裡, 你們不在乎,我們林家在乎。這些東西等大姑娘出嫁時, 我們自然會給大姑娘帶走的。”

賈赦立刻似乎為難起來:“達特使, 你看這可怎麼好?林二老爺是林家的人,林姑娘現在還姓林吧?”沖著達西笑, “當然達特使是跟林姑娘也是有婚約的, 自然也可……”

“什麼叫也可,又沒成親呢。”林潤兩手叉腰,雙眼暴出,吐沫星子橫飛。

達西避到了一邊,沉著臉看著賈赦。

賈赦似給逼得沒了辦法:“林二老爺, 外甥女打小就在老太太跟前長大,就跟親孫女似的。現在有了好親事,我們也都為外甥女婿高興。外甥女屋子裡面的東西也是外甥女用慣了的,自然得給外甥女。“

林潤指了賈赦又指著達西:“好, 我就知道你們是官官相護,這還有沒有王法,就這麼想吞林家的東西。我去告你們去。”

賈赦忙去攔:“林二老爺,有話好好說。二弟,你來勸勸。”賈政也過來勸,還對達西說:“達特使,你看……林二爺這要是打了官司,對外甥女可是不好。再說……林二爺你別走呀,達特使,你說句話……”

達西面無表情,看著賈氏兄弟,好像這事跟他無關:“既然林先生要打官司,那我先告辭了。”達西領著通事官走了。

富貴慌慌張張跑進了庵門:“林二老爺把達大人給告了……”

王嬤嬤訓著富貴:“可別亂說話,林二老爺怎麼能把達大人告了。”

“是真的。”富貴拿手背擦了把汗,嘴幹的嚥了口水,“林二老爺在長安府把達大人和大老爺、二老爺都給告了,說賈家不把林家的家産還給林家,要給達大人。這就是侵吞林家的家産。”

“哎喲,林二老爺把大老爺和二老爺都給告了?告到長安府怕什麼,梁大人可是長安府尹,達大人和姑娘的婚事還是梁大人當的媒人呢。”王嬤嬤笑了起來。

黛玉在屋子裡聽到,想著梁構亭既然是自己和達西的媒人,就算有心維護也不能,反而要避嫌。自己跟達西又沒有成親,林潤以林氏宗親的身份自然也就可以順理成章拿了林家的財産。倆位舅舅也不用擔侵吞外甥女財産的惡名了。

這主意是誰想出來的?怕又是那個賈雨村,怨不得能這麼快找到林潤。黛玉走了出來:“富貴,你送紫鵑和王嬤嬤去長安府,怕是會問起咱們家錢上的事。”又對雪雁說,“把那本老爺給我的你帶著去交給達大人。”

雪雁應著又問了句:“姑娘可有什麼話要我對達大人說?”

“你去吧。達大人知道會怎麼辦的。”黛玉想著達西這個人‘胸中元自有丘壑’,若是多說了反倒不美。

紫鵑拿了件衣服給黛玉披上:“到底秋天了,外面涼,姑娘也別冷到了。姑娘放心,有王太師和梁大人在,定然不會有什麼。”

黛玉笑了:“你倒是知道。”便回了屋,坐在窗下做著繡活,別的沒法謝,也只有這些針線活了。

雪雁和王嬤嬤坐著富貴趕得騾車到了長安府。富貴停了車:“王媽媽、雪姑娘,外面人多眼雜,你們先在車裡坐著,我去瞧瞧達大人在哪。”

沒一會兒富貴就回來了:“達大人在那邊。”領著王嬤嬤和雪雁過去。

老遠就能在人群裡看到達西,高高的個兒再配上頭深金色帶卷的頭發,實在打眼得很。雪雁就怕達西走了,從富貴身後繞了過去,走到了達西跟前,把個布包雙手捧著:“達大人,這是老爺留給姑娘的,姑娘讓我帶來的。”

達西拿了過去,翻開來看了眼,跟黛玉抄給自己的那份差不多。便又包好:“你們倆跟著我。”王嬤嬤和雪雁也不敢亂跑,好多人都在往這邊看。

梁構亭真像黛玉想的那般,以是媒人為由,不肯主審,特意請了大理寺卿羅允升來審。羅允升也是個圓滑的,知道這案子涉及得太多,尋了個理由把王濟之、賈雨村並著北靜王都給找來了。大堂外看熱鬧的老百姓又聚了裡外幾重。一時長安府裡熱鬧起來。

羅允升除了林潤沒讓坐以外,旁得人全有座。外面看熱鬧的老百姓鬨笑起來:“怪了,原告跪著,被告坐著。”

“羅大人,讓他起來吧,至少這樣公平。”達西對羅允升說。

羅允升瞧了圈沒人反對,就讓林潤起來回話。林潤把族譜呈上,再把這兩天說得滾瓜爛熟的那幾句話說了,就瞅著羅允升。

賈赦和賈政立刻表態,只要定下來林家家産該交給誰,他們立刻就交出來,絕對不會耽擱。賈赦去看達西和通事官:“達特使當時也在場,可知我們兄弟確有此意。”

“我不知道。”

達西這句可讓賈赦和賈政愣了會兒,還是賈赦臉皮厚:“達大人,剛才在舍弟的書房,你沒有看到?”

“看到什麼?”達西反問。

“我們不是要把外甥女的錢財交付出來?”賈赦搖了搖頭,“你來自西洋不知道,這按著律例,女子是不能承繼全部財産的。林妹丈顧念外甥女,也怕日後受了委屈,這才託我們照顧一二。這林家的錢産,雖說我們是舅家,可也不好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