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束之鋒家。

今天中午來了一位有些叫他感覺意外的客人,哦,不是客人,是親戚。

是誰呢?

是束之鋒的外甥姚康。

其實這個外甥的到來,束之鋒也不是很感意外,他遲早會上門的,因為他父親姚崇光做的事有點令這邊孃家人齒冷,只能是叫姚康來緩和尷尬。

束之鋒坐在沙發上抽菸,一邊看報紙,對這個外甥的到來顯得就十分淡陌了。

坐在束之鋒對面的姚康還真是有點尷尬的。

他本來打著束氏的旗號去跟老蔣的兒子蔣衛東接觸,可是這幾天蔣衛東躲著他,根本不見他。

姚康也就明白了,百分之百是束家老頭子和老蔣勾透過了,也百分之百是他們另外找到了融資的渠道,從而使束之鋒放棄了對‘淮生銀行’的訴求。

這一下就等於把淮生銀行排除在了‘華江建工’之外。

姚康也跟父親交流過,就舅舅束之鋒以及楚俊談的那些東西,比如組建‘華江建工’的規劃方案,未來發展大計等等,基本上他們淮生銀行也能夠去操作,但那只是個模糊的大框架,太多的細節沒有完善出來。

最後父子兩個研究了兩三天,結果發現方方面面的制約非常之大,要聯絡的方方面面的人脈龐大而複雜,尤其放在他們所在的城市都不可能實施出規模。

再就是老姚雖然是第三大股東,可是他不可能說服另兩大股東跟他一起做這件事,他們是能抽調到不少於一個億的資金去折騰,可是他們發現‘華江建工’的一期規制都不低三至五個億,頓時就傻眼了。

再加上遠景規劃,未來十年要陸續陸入不低於50億的發展資金,不然就不可能達到楚俊所說的那種規模。

然後姚氏父子覺得楚俊的這個計劃就是吹牛皮的計劃,根本就不可能實現,也壓根不是這個時期的一家銀行能幫他們實現的。

可實際上楚俊也指望靠一家銀行來實現這個大發展,楚俊多地發展,多點開花,每至一地就和當地銀行搭上關係,又怎麼是一家銀行的支援?每到一地開花都要拉兩三家銀行一起來做大這個盤子的。

姚崇光最後給楚俊定了個不切事際的結論,而且叫他兒子去找蔣衛東,把一句大實話告訴老將,如果華江建工接受淮生銀行的注資控股,淮生銀行這邊就保證第一筆注資不低於5000萬,此後兩年內再入資5000萬。

這也是姚崇光能夠說服淮生銀行這邊最大的極限了。

但是,蔣衛東之後就開始躲著姚康,不和他接觸了,這就等於表明了態度,老蔣這邊不準備跟姚氏合作。

那肯定就是繼續和束氏這邊合作,還有那個楚俊。

所以,姚崇光叫兒子姚康上門來找他舅舅,順便緩和之前的尷尬,順便也擺明淮生還可以支援你束之鋒的態度,總之,他們也是看好‘華江建工’這個盤口的,畢竟江城要改造,這是未來五到十年的大規劃,只要插進了手就能賺到未來十年持續而穩定的收益。

‘不管怎麼說,叫你舅舅接受淮生的注資,哪怕拿下第三股東的位置也可以,你在那邊給一家建築工程公司注資控股,然後參與進去,你舅舅應該不會阻止……’

這就是姚康要上門的目的。

束之鋒淡冷的姿態的很叫姚康不自在,他心說,你也不知是拽什麼?你又沒錢入資,不就是靠我外公那點影響進入‘華江建工’當個總監理嗎?

他心裡是這麼想的,可是臉上和嘴裡絲毫不會顯露出什麼。

“舅,之前的事,也是我心急了一點,直接叫上了蔣衛東,我也是怕你沒調江城,先把這個茬兒接上,我爸因為這個事還罵了我兩頓……”

得,這父子倆一唱紅,一唱黑,鍋全叫姚康背了,老姚想摘清自己。

但束之鋒又不是傻子,他淡淡說:“華江建工的事我也不做主,我只是監理,負責一些外圍事務,比如他們的工程進度,工程質量,也就是各方面的監督吧,你要是代表淮生入資,那把資質什麼的備好,遞叫給華江建工稽核就行了,他們現在整合江城的建築公司地產商這些,只要有實力,都差不多能申請的……”

剛剛成立的‘華江建工’可不是誰都能進入的,江城市是給了幾個整合的目標公司企業,但是人家華江建工要不要全看最後的資產稽核評估報告的。

資產良性的會考慮,資產太小或負債太多的根本不考慮,又或濫竽充數的,根本別想混進來。

束之鋒也是一付公事公辦的態度,這叫姚康很為難。

他是注資了江城第五建築工程公司,問題是這家公司是力量最薄弱的一家,本來就是想他們這個名,有了這個名才能站在公司董事會里發出聲音,或只是純粹銀行的入資,那是沒有發言權的。

再就是淮生銀行這邊沒準備大張旗鼓的跨省支援‘華江建工’,這只是姚氏父子私下的行為,以姚康的名義從淮生貸款1000萬出來參與‘華江建工’罷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也就是說姚氏父子想借搭上這條大船發點財,已經不關淮生銀行的事。

這一情況束之鋒還不知道呢。

“舅,我是這樣的,我入資了江城第五建築工程公司,拿到了60的股權,也就是說我現在就是江五建工的大老闆了,但是我們公司遞給‘華江建工’的申請給駁回了,說資產虛報,資產與實際情況不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