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丈母孃又上門(第1/3頁)
章節報錯
兩天後,日報社食堂正式開火。
這邊比電視臺的人多,而且幾乎有一半是臨時工。
臨時工們的吃飯問題一直是個他們發愁的問題,畢竟賺的工資要少些,吃喝上就要苛刻自己。
食堂承包對於這批臨時工來說是大好訊息,每月65元的套餐,可以叫他們吃的肚兒圓又好,頭一天就差點把食堂給擠塌了,加上正式員工一起湧進來,那場面可比電視臺那邊厲害多了。
論員工們的福利待遇是要比電視臺略差一些的,但在食堂餐費上也同樣有補助,看齊電視臺的標準,臨時工都給一元的餐補,一個月相當於30元餐費補貼,這對臨時工們來說還是很好的訊息。
而楚俊改制的65元套餐標準是在他全部連鎖承包單位實施,正式從十一國慶節開始的。
而日報社辦了套餐的人是360多,買單炒菜的人幾乎全是正式員工,臨時工們偶爾改善,或大家湊份子買單炒,畢竟單炒菜油水肉更足,誰也經不起誘惑的。
照當天的營業額算,楚俊發現日報社比電視臺這邊還給力,毛入就有5000多。
就這個收入,純利都有4000多,一個月算下來就是十二萬,果斷是比電視臺的純利潤更高。
楚俊都不得不沾沾自喜一番,因為月入又上了一個檔次,上次計算是二十來萬,現在算計又加了十二萬。
次日,楚俊熱情高漲的繼續在日報社蹲守,而電視臺那邊,兩個表弟之一的林奇留下來主持,另一個林柯被楚俊帶到了日報社,準備把他培養成這邊的大拿一灶。
快中午時,工行的辦公室劉主任就親自找上了日報社,要跟楚俊談承包的事。
劉主任見楚俊要忙,就以參觀的態度留下來吃飯觀察,發現整個中午食堂熱火朝天,菜香四溢,這種光景自己從沒在工行的食堂中見過,最多也就聞到了個饅頭味,哎……這就是差距,單位自己辦食堂一來為省錢,二來也為方便,可實際上錢沒省幾個,飯菜更是整的更豬食一樣,員工們守肯騎腳踏車回家也不入食堂。
直到前幾天電視和日報講述三中食堂的火爆承包事績,員工們才上行裡領導提出食堂整體對外承包的事。
首先第一樁是對外承包可以收一些承包費,其次是不擔心伙食質量,而且工員們指名道姓要那個披薩楚來承包。
的確,現在楚俊的大名在承包食堂這塊兒已經響徹東岐大地。
人怕出名豬怕肥,楚俊現在就要頭痛名聲累的麻煩。
不過這個麻煩是令他喜歡的那種。
但凡找他的,都是談承包的。
好事,非常好。
哈哈,歡迎大家來信來電洽談食堂承包事宜。
累卻快樂的心情還是叫人酸爽的。
工行劉主任吃了一頓午餐,他的胃也就被征服了,一直等到楚俊兩點閒下來才跟他談承包。
因為工行東岐分行總部的人剛過百,不能算多,要的承包費也就低了一些,就象電視臺二百多人才3000元,按理說工行這邊要降一半的,不然電視臺那邊都不好交代,顯得韓芬故意幫楚俊似的,所以不能落下這個話柄。
楚俊堅持承包1500元,比電視臺低一半,這完全是從人數上說的。
劉主任認為太低了,自己回去不好交代,楚俊告訴他,參照電視臺的標準來的,不然那邊還要叫我增補一千承包費,難道這一千塊由工行來補?
談判自然是需要技巧和堅持的,不能劉主任說啥就是啥,楚俊不會叫他牽著鼻子走,畢竟工行不會把這一兩千錢的收益放在眼裡,承包費多少過來都會貼補在員工的伙食裡。
在這之前他們每個月劃拔給食堂的伙食不少,可是大家吃的並不好,有走水嗎?肯定是有的,但很亂,不好查,而且有些人也不想查,所以這事沒人提了,現在就是哪怕不賺什麼承包費,能叫員工們吃好就是好事。
說實話,承包費這地段就是個表面的形式,沒有呢說不過去,有呢,又很難肋,那點錢根本不夠做啥的。
對於楚俊來說也一樣,三兩千塊錢的承包費真不個事,關鍵在於堵別人的口,別因此生出閒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