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未來,有一個很重要的特性,當一些事情改變的時候,結局也就隨之被改變了。

“大師,你幫我歸虛吧。”

“可以,只有毀滅了你的實,才能看到你的虛……,你準備好了嗎?”

“等一下,我想弱弱地問一下,還有別的辦法嗎?”

“如果只是你一個人要走出這‘封天印跡’的話,當然有。如果是要破除這‘封天印跡’,讓所有的人都走出這虛擬幻境,就只有這一個辦法。”

“那算了,別人的生死與我何幹,只要我能走出這‘封天印跡’就行了。有辦法你不早說,差一點沒有害死我。”

看到張揚突然間變卦了,把那個邋遢僧震驚得是一臉的懵逼。

這就像是遺書寫好了,斷頭酒也喝了,你卻突然間說,你不想死了。

我就問你,還能不能一起愉快地玩耍了?

對於張揚來說,就算是慈悲佛和北洛大帝說的是真的,他也不想隨便死。

你以為死真的很好玩嗎?

張揚雖然不記得他是怎麼重生的了,可是,他的靈識在那團烈火中掙紮的痛苦,他還能時不時地想起來。

那種痛雖然不是肉體上的疼痛,可是,精神上的傷痛,有時比肉體更痛苦一百倍。

大家可能還記得,張揚的靈識是如何在重鑄他的那團烈火中痛苦地扭曲,掙紮的。

那種如蟻噬骨,如魔隨行的體驗,他此生只想經歷一次。

也就是在那一刻,張揚好像突然間頓悟了一點。

他現在的形體,是不是跟修羅帝在幻境外面的一樣,都是假的呢?

修羅帝在幻境外面的形體是由他的“血元之氣”凝化的,而他現在的形體可能就是被那個慈悲佛用另一種力量凝化而成的。

那個邋遢僧說得沒錯,他是一個“無屍之人”,真正不滅的不是他本人,而是他的那團靈識。

也許有人該說了,這有區別嗎?

當然有。

形體毀了,也就真的毀滅了;如果靈識不散,就可以神識永存,死即再生。

想通了這些之後,張揚又改注意了。

“大師,你可能說得對。不過,我要去見見修羅城主。”

“見他?見他做什麼?”

“如果我歸虛之後不能重生,我總得能像他一樣,可以用別人的‘血元之氣’化形而生吧?”

“放心吧,你跟他不一樣。你的靈識是不滅的,他的靈識離開了形體,就會消散於天地之間。”

“多一份保障,總歸放心一點兒吧。我救了他這一城的人,總得讓他知道吧?就算是大恩不言謝,我也有權利讓他知道,他欠我一份人情。”

“好吧,我們現在就去找修羅城主。”

…………

在孤竹城的皇宮裡,當邋遢僧道明瞭來之意之後,修羅帝震驚了。

他沒有想到,一個其貌不揚的邋遢僧,竟然是能解救他一城百姓的高人。

“大師,你說的是真的嗎?”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