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著考慮九月初一便是虎威學院的入學儀式,燕寧帶著燕圓月一道出發去了薊州,雖然吵鬧了些,但有這麼個開心果在,謝明華也就不擔心燕寧的心情了,而且照顧著她的心情,一路上逛逛走走的,倒是對燕北的風土人情有了更深的瞭解。

八月十三,終於是快要到了薊州。

古樸的城門已在不遠處,翻過一道山脊,就是薊州城。

燕圓月伸了個懶腰,懶懶地爬起來,巴在車窗上,挑起了一半的車簾,看著遠處的薊州城,喃喃道,“這就是薊州啊!”

倒是比起她印象中的要好上不少,本來她想著這薊州現在是如今燕雲十六州之中最窮的州府,本還以為是什麼蠻荒之地,沒想到遠遠看著城牆竟是這樣的古樸沉遠,反而像是座歷史悠久的古城。

扭回個腦袋,似是想起了什麼,抬頭問向燕寧,“阿姐,薊州城不是很窮嗎?怎麼看著好像還不錯啊?不似窮鄉僻壤倒像是什麼悠久古城”

“你的《燕雲地誌》是白學的嗎?果然,能讓你過了甄選都是運氣加持,老天爺幫了你一把啊”

燕寧手中翻書的動作不停,輕搖了搖頭,有些無奈。

燕圓月撇了撇嘴,謝明華笑著看著她,替燕寧回道,“二小姐怕是忘了,薊州,古稱漁陽,實打實也是個歷史悠久的古城,和西京城的年紀該差不多大了”

漁陽,似是想起了什麼,燕圓月有些激動地看向謝明華,眼裡滿是興奮與崇拜。

“啊,我想起了!漁陽可是古漢的時候,‘光武北擊尤來,馬成平谷戍邊’的地方。”

眉心一跳,看著對面一臉期待的樣子,謝明華憋笑憋得厲害。

心想,這二小姐還真是武痴,別的都不記得,涉及軍事的倒是記得一清二楚的,雖在心底這樣想著,面上還是不動聲色,很是認真地哄著對面的小姑娘說道。

“二小姐說的不錯,正是此處,《古漢書》中有記載,古漢建武元年,光武北擊尤來、大槍、五幡連破之,乘勝輕進,反為所敗。賊入漁陽,乃遣吳漢等十二將軍追戰於潞東及平谷,大破之。”

見她滿臉的不解,似是察覺到古漢書的記載原文對她來說有些難理解了,謝明華換了個比較通俗的說法,繼續說道。

“‘光武北擊尤來’,說的就是古漢的光武帝,御駕親征,破北方‘銅馬、高潮、重連、尤來、大槍、五幡’五部農民起義,隨後收編了他們的兵力,才有了最後揮師南下,入主西京,成功登基,延續了古漢朝後兩百年繁榮的神話。”

“‘馬成平谷戍邊’,說的是雲臺二十八將之一的馬成將軍戍守漁陽,北抗匈奴的故事,也就是那時候的北周國。當時,匈奴多有犯邊,朝中無人敢守,是馬成將軍,自請去了漁陽,守了邊境幾十年的太平,死後也按照他的遺願安葬在了漁陽,也就是現在的薊州”

燕寧抬起頭,轉回頭挑開了一點車簾,看著越來越清晰的薊州城,眉眼漸漸帶上笑意,薊州可是個風水寶地,它的歷史何止‘光武北擊尤來,馬成平谷戍邊’這兩件事。

即使是古漢這個王朝的建立,也是因著去漁陽戍邊的路上,有兩位義士打響了反抗前朝暴政的第一仗,自此,天下反抗起義不絕,才有了這個四百餘年的古漢朝的誕生。

“那薊州怎麼現在變得這樣貧瘠,總不能是我們鎮北王府管轄不當吧?”

帶著疑惑的話一出口,謝明華很是震驚地看著她,燕圓月這才意識到自己說了什麼,連忙捂住嘴,一臉驚恐的看著對面坐著的人。

只見一身紅衣的少女放下背後的車簾,慢慢轉過頭,眼裡帶著濃濃的嫌棄,看得燕圓月脖子一縮,熟練地把自己團成個糰子。

“以後,別開口說你是鎮北王府的二小姐。我怕他們對我們府上的智慧有什麼誤解”

燕圓月儘量減少自己的存在感,但聽她這樣說,又重重點了點頭,可轉念一想,又似乎很不服氣,努著嘴仰著頭,看著燕寧,好似在說,她的智慧可不容置喙。

“你既然知道了薊州就是古時候的漁陽,我問你,陽字何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