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銀行上門

??銀行永遠只會錦上添花,而不會雪中送炭。為了方便跨國業務往來與避稅,離岸公司匯鼎實業控股投資公司的在渣打銀行開設了國際賬戶,他收購楊記電子廠成立鼎天科技公司,依然用的是楊記電子廠在滙豐銀行開設的賬戶。

??隨著第一批《坦克大戰》和長城方塊街機運到漂亮國,在漂亮國受到玩家的熱烈追捧。其他州那些處於觀望狀態的代理商聞風而動,與漂亮國鼎天科技分公司簽訂街機訂單合同,這些代理商都在第一時間把50的預付定金,匯到鼎天科技公司指定的銀行賬戶,希望能早點兒拿到街機。

??兩個公司在渣打銀行和滙豐銀行賬戶裡的資金流水再次大幅度增長起來,兩家銀行自然不可能對這樣一個擁有鉅額現金流結餘的優質客戶視而不見,兩家銀行迅速行動起來。

??企業經營離不開和銀行打交道,公司擴大規模、購買新裝置、短期資金週轉等,都需要從銀行貸款。可鼎天科技公司是個例外,僅僅是代理商們的預付款,就讓公司的現金流非常充裕,根本無需求助銀行。

??白子睿不好把兩家擁有港元發行權的銀行拒之門外,只好抽出時間來應付一番。滙豐銀行的這位高階經理,態度十分熱情誠懇。他也沒期望過,第一次見面就能打動白子睿,他這次前來是為了表明,滙豐銀行對鼎天科技公司這個三級vip優質客戶的重視態度。

??他這次前來的主要任務就是把鼎天科技公司穩住,不讓這家公司存在滙豐銀行賬戶中的資金,大規模轉移到競爭對手渣打銀行的賬戶中去,至於和鼎天科技公司加深工作,需要一步步慢慢接觸,不能操之過急。

??白子睿正在接受滙豐銀行高階客戶經理喋喋不休的轟炸,桌子上的電話響起,白子睿接起電話是倪光南打來的電話。

??倪光南經過幾天的深思熟慮,決定接受白子睿的邀請,前來鼎天科技公司研發中文電腦,他已辭去加拿大國家研究院的工作,回到大陸過完春節之後,前來香江江鼎天科技公司報到。

??白子睿結束與倪光南的通話之後,收到一位後世牛人讓他心裡欣喜若狂,有了倪光南的投奔,鼎天科技公司可以進入計算機行業,進而發展中文電腦。

??可只有倪光南一個人研發中文電腦,也是獨木難支。因為計算機需要用二進位制處理各種資訊,就必須藉助編碼技術,對各種基本組成要素進行標識。

??在這方面,英語這樣只有26個基本字母、僅用一個128位的ascii表便能完成編碼的西方語言有著天然的優勢,而中文編碼的研究就困難重重。

??從邏輯構造上看,漢字雖然可以分成不同的部首、偏旁等文字基本構件,但是數量過多,遠遠不止26個,而且這些基本構件在組成漢字的時候,還有著位置、方位、朝向的變化。

??因而,以文字構造為標準來分類歸放和處理中文資訊,困難重重。一些激進的技術人員甚至藉此鼓吹淘汰漢字。對於發明了造紙術和印刷術的中國,這些現象未免讓人有些悲哀了。

??在研發中文電腦編碼這個難關的道路上,湧現了很多著名的華人,如朱邦復、倪光南、王選、王永民,等等,可以說,花費了十年多的心血,才逐步解決了這個難題。

??白子睿做為重生者,自然要縮短這個過程,好讓華人有更多時間去關注作業系統、網路等其它方面的技術。

??與其從零開始成立一家計算機公司,倒不如直接收購一家現成的公司,白子睿思來想去灣灣朱邦覆成立的零壹電腦公司,正是他合適的收購目標。

??朱邦復是倉頡輸入法的發明人,在中文電腦發展史上,被灣灣和香江的華人譽為“中文電腦之父”的牛人。

??朱邦復出生於1937年,其父曾是一名在軍政界裡頗有影響力的人物。幼年時期,因為戰亂輾轉遷移,最後於中學入學年齡,落居灣灣,中學求學階段,母親因病過世。

??朱邦復求學至省立灣灣農學院農藝系現國立中興大學)畢業止。退伍後,曾在花蓮農校,短暫從事中學教職,後赴巴西發展,於巴西國立巴伊亞音樂學院專攻理論作曲。

??朱邦復曾經在美國停留一段時間,後來因父喪回灣灣。接著復返巴西進行投資,還過了一段時間的嬉皮生活,最後在當地一間出版社工作。

??朱邦復37歲時,在巴西四月文化出版社工作的時候,目睹了在一本書的出版過程,當年的鉛字排版下,一本英文書從原稿送進工作間,從打字、校對、完稿、印刷到送到市面上銷售,總共只花了12小時。

??當時一本中文書的出版,通常至少要花半年的時間,才能排印完成。在徹底研究出版流程後,他認為中文的瓶頸在於文字的檢索系統上——中文完全沒有序位的觀念。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當時中文主要是以注音、部首及筆劃數作為檢索方式,而該方法完全無法提供足夠精度以及利於檢索的序位。

??在體認到中文印刷技術的落後,轉而致力於改良中文的印刷技刷。起初買了幾本字典,並且不斷剪貼,努力尋找漢字的組成方式,之後回臺灣繼續研究。

??與英文比較,中文印刷技術是如何的落後,於是他轉行致力於中文印刷技術的改良。當時的中文排版技術,灣灣、香江方面仍然沿用繁體字,但排版耗日費時,呼籲改用英文、棄用漢字的聲音層出不窮。

??1973年,朱邦復返回灣灣,在之後數年的刻苦生活當中,他按照構想,以中文打字機為實踐目標,發展中文檢索方式,改良中文印刷技術。

??後有畢業於臺大中文系的沈紅蓮女士協助,於1976年底發表中文形意檢字法,用52個字母作為檢索鍵。當時,三軍大學需要無給職人員發展中文通訊系統,40歲的朱邦復立即接受此一職務。

??當時不懂電腦的朱邦復,這時才開始接觸計算機程式語言,他發表的形意檢字法,被命名為倉頡輸入法,意為上古時代倉頡造字的精神。

??因當時無中文終端機當時流行大型電腦,個人電腦尚不普及也不實用),朱邦復及沈紅蓮女士決定為實踐檢索系統於電腦上,並使英文終端機能處理中文字。

??(本章完)

喜歡四合院從站長開始請大家收藏:()四合院從站長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