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人常說武夫粗鄙,不通禮法。

這話固然顯得有些偏頗,但說實話,倒也無不道理。

就拿眼前來說吧,在酒過三巡之後,這方才還顯得拘束不已的一眾將佐,此時卻也不由各個放浪形骸。

一把抱住身旁侍女上下齊手不說,更有甚者竟是在帳中敞開衣袍,指著身上傷疤,袒腹誇功!

“將軍!”

正說著,喝的已然有些酩酊大醉的別部司馬劉靖,此時卻也不由將目光轉向了高坐主坐的董卓。高喝一聲,帳中的其他人便也不由聽其言道:“早在西進之前,將軍便就因此勸諫過車騎。

但奈何車騎不聽,執意要求將軍與那周慎分兵兩路討伐叛軍。而今,周慎全軍覆沒,這縱然是因為周慎此輩郭過於無能,但在屬下看來,張溫張車騎同樣也難辭其咎。

想當初,皇甫嵩車騎不過就是因為數月未曾建功便就被免官罷職。而今,因為張溫張車騎的錯誤決斷,朝廷卻是一下子折損了足足數萬將士。

這樣的罪過,難道朝廷還能不處罰嗎?”

“當然應該處罰!之所以有今日之敗,說到底還不是因為張溫他一意孤行,不聽將軍勸告。這樣的罪過,又豈能不處罰!”

“對!賞功發過,天經地義。此番要不是張溫他一意孤行貪功冒進,朝廷尤其能有此敗!”

一時間,帳中所有的將佐倒也皆不由出言附和。

軍中敬佩強者。而看張溫,雖說是以三公的身份加封了車騎將軍的大人物,但本人卻根本就不通兵事。

朝廷之所以讓他取代皇甫嵩平定叛『亂』,一是因為擔心能征善戰的皇甫嵩若是再度取勝將會賞無可賞功高震主;二也就是因為張溫在世家之中的聲望足夠好,世家們覺得若是張溫取得了平叛的勝利,可以更大限度的爭取他們在朝廷之中的話語權。

是以對於張溫這個美名在外的儒雅君子,西涼這群桀驁不馴的悍將根本就不服。

‘張溫這樣的人就應該回家好好的研究自己的學問,而不是不懂裝懂的帶著他們卻和那些個如狼似虎的西涼叛軍搏殺!’

這才是所有西涼將士的想法。

所以藉著酒勁,別部司馬劉靖便也不由言道:“將軍,我劉靖有一句心裡話也真的是不吐不快。相比起張溫,您擔任平叛主將才是實至名歸。”

“對,劉司馬他說的對,將軍您擔任平叛主帥才是實至名歸!”

“對,實至名歸!”

帳中諸將一時間不由紛紛附和。

因而見此,董卓虎目掃視帳下,而後便也就不由見其壓了壓手,滿含威嚴的道:“你們這話,也就在本將這裡說說,在外面,定然不能如此大放厥詞!

讓人擔任平叛主將,乃是天子和三公們決斷的事情,而不是你們可以指手畫腳的,明白了嗎!”

董卓想要擔任主帥嗎?

不用多說,肯定是想的。

不過正也是因為這樣,所以董卓絕對不會胡言『亂』語什麼!

他的出身太低了,由不得他不謹慎。已然被罷免了一次了,這樣的經歷,他絕對不想再有第二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