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將軍再發大兵南下,收復河洛,迎皇於西京,以此號令天下,誰能擋之。”

“先生大才,先生大才。這正是我所希望的啊!今有先生在,我如虎添翼也!”

不得不說,沮授如今的一番話真的也是說道袁紹的心坎裡去了。

先揮師收復混『亂』的河北,讓後再向漢光武帝那樣揮兵南下,進而統一天下,的確也是袁紹夢寐以求的。

所以對於為他制定了這一戰略目標的沮授,袁紹當下也不由將其加封為了奮威將軍,使其監護諸將。這般,卻是完全將沮授當做自己的軍師了。

不過話說回來,在袁紹以沮授為軍師,並制定下了自己的戰略目標時。

如今作為關東大都督的趙旭,卻也同樣不由從董卓哪裡,接到了他們下一步的戰略行動。

是的,因為趙旭如今依舊是董卓的下屬。因此,哪怕趙旭如今身為關東大都督,執掌兵馬數萬,可卻也依舊沒有為董軍制定戰略目標的資格。

因為他只是執行者,而非決策者。

他能在攻城略地的時候制定戰術,但沒有資格為董軍決定接下來要攻打哪一處城池。

故而面對著董卓所制定的“挑撥關東關係,使其自相殘殺,進而趁機收復荊州和原的戰略佈局。”趙旭的心雖並不怎麼認同,卻也只能選擇以令而行。

但即便尊令,可趙旭卻還是不禁為董卓了一封親筆所寫奏表,以期董卓能夠改變這種將決定權放在別人手的不作為的手段。

卻是在趙旭看來,他的這位丈人雖說退回了關。

可趁此時節,正好也能派兵西進,以朝廷的名義結束當年一直未曾結束的涼州之『亂』。

畢竟涼州如今已經『亂』了七八年了,人心思定。

在韓遂、馬騰以及各種『亂』七八糟的勢力不斷內鬥的征伐,涼州的元氣已經近乎被其消耗了一個乾淨。

因此,能派兵馬西進並打出招撫的名義,生活在無窮內鬥而看不到什麼希望的涼州百姓,定然也願意歸降。

如此,在趁此時機遣兵馬南下。

那麼收復益州,定然也不是什麼難事。

畢竟在如今時候,益州牧劉焉的四個兒子裡有三個都在長安城做人質。

拿捏住劉焉的這三個兒子,難道還怕找不到機會發兵益州。

要知道,現在為益州把守門戶的可是劉焉的便宜兒子張魯。而張魯,則是巴郡五斗米教的餘孽。這個藉口,難道還不夠冠冕堂皇嗎?

作者的話:史載,張魯之母張氏貌美,好養生,有少容,兼挾鬼道,故常往來於益州牧劉焉家。所以,你們懂得。

喜歡三國梟請大家收藏:()三國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