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令,讓呂布領兵掩護。撤兵,撤兵!”

戰局一下發展到如今的地步,即便是韓白復生,也無力迴天了。

如此,哪怕董卓心中尚有萬分不甘。可在這樣的情形下,卻也只好下令撤兵。否則,局面再演變下去,他們就要被徹底切割包圍了。

因而但聽得董卓一聲令下,呂布便也就只好強頂著孫軍大將韓當的進攻,從旁干擾吳軍的攻勢,好讓大軍能偶撤離。

但即便是這樣,董軍此時的撤退也絕對算不上從容。

畢竟兵敗如山倒,數萬大軍先要從戰場上順利的抽身,又哪能這麼容易。

在孫軍士卒的追殺下,董軍在撤兵的路上還是必不可免的發生了潰敗。

即便留有部隊殿後,可大軍卻還是被銜尾追殺了十多里。萬幸的是,仗打到現在,孫軍那邊也是強弩之末。所以在追出了十多里,一連斬下了近萬顆首級後,孫堅便也見好就收的停止了追擊。

畢竟董卓兵力雄厚,河內郡那邊也是一個不確定的因素。萬一他們在撤兵的途中設下埋伏,這場大勝可就要變大敗了。

他們前不久才剛剛吃了伏兵的虧,如今可不得不防。

而這,倒也的確極大程度的減小了董軍在戰場上的傷亡。

但在此戰之後,董卓還是沒了和孫軍繼續交戰的想法。

實在是因為在如今這個時候,董卓早已不是往日那個在扶風鏖戰西涼叛軍的董卓了。

在如今時候,董卓的權利更大,考慮的更多,身體也要更加虛弱。如今的他,已經沒了當年的果敢和冒險精神了。

到底是屁股決定腦袋,這點,誰也不例外。

因而在和孫堅他僵持對峙了一段時間之後,失敗的董卓,最終還是下達了撤兵入關的命令。在這時,他先是讓呂布留守殿後,接著又向河東、河內也下達了一道命令。

便就是阻擋孫堅繼續追擊,好讓董卓能夠有充足的時間佈置關中。

所以在接到命令後,龐德便也不由親自率領著步騎六千人南下渡過了黃河。將這部兵馬囤積在了平陰城,以此向孫堅軍施壓。

故而,孫堅在擊潰了殿後的呂布之後,也就沒有繼續領兵追擊。

而是帶領著帳下的兵馬,駐守在了洛陽殘城,並開始著手掩埋洛陽城周遭的那些個被董卓撬開的帝王陵墓。

可即便是如此,駐守洛陽的孫堅依舊讓趙旭感到了極大壓力。

因為即便是趙旭,在事前也萬萬沒有想到孫堅竟然真的能夠憑藉一己之力,擊敗他那久經沙場的丈人。

所以,在龐德他帶來六千兵馬南下渡河後,趙旭還是不由召集起了麾下的兩萬戰卒,向東趕往了河內郡。防止孫堅在這個時候揮兵北上,攻打河內。

畢竟,這一次孫堅表現的實在是太讓人驚訝了。

說實話,在戰前的時候,就連董卓也根本沒有想到自己會失敗。當然,那時董卓也根本不認為自己會失敗。

因為在此戰之前,先不說孫堅在出發後不久就被徐榮殺了一個大敗。只說在洛陽一戰前的陽人之戰罷,孫堅那時所表現出的,完全也是運氣大過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