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當張遼一方不能一鼓作氣的將對手擊潰,那麼等對手調集起部的力量猛攻他們的側翼後。他們取勝的機率,自然便也就越發渺茫。

最終,也果然是如此。最後明明只差十幾步變就能將對手的方陣擊穿,可敵人卻還是先一步擊潰了他們的側翼。

選鋒被對手徹底包圍,勝利自然也就化為了一場泡影。

因而在看到這一幕時,怒氣衝衝的張遼竟也不由一下子砸斷了那用來擂鼓的鼓槌。滿臉都是不甘。

但說實話,張遼帳下的兵丁已經表現的足夠好了。他們失敗的根本原因,還是陣型上的選擇出現了紕漏。

錐形陣到底乃是騎兵用來衝擊步卒的陣型。

再說,他手下的那些選鋒將士雖然高大強壯,但到底不是張遼這種千夫莫當的勇士。力竭不支,本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所以在發了一番火後,張遼便也就壓下了心頭的怒火。

畢竟這只是和自己人之間的演習,而並非一場真正的廝殺。

因而哪怕結果不盡如人意,可張遼對此,也只好心服口服的表示接受。

接著,高坐主坐的趙旭也就不由擺手將他們幾人喚到了身前。而後不由一字一句的看著他們道:“現在,我想你們知道訓練的重要了吧。記住,莫要懈怠。平時多流汗,戰時少留血。可千萬不由有什麼自大的想法。這些,你們明白嗎?”

“諾!”

眾將當下不由點頭答應。

故而接下來,趙旭也就沒有再多說什麼。只是揮了揮手,就讓他們各自退下。

……

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著。

轉眼間,又到了深秋時節,眼見已經變得枯黃的樹葉紛紛墜落。又一陣風襲來,捲起漫天枯葉,只感覺寒風襲人,外出去集市上買東西的童大,也就不禁用力的緊了緊身上的衣服。

然後,他放眼瞧了瞧暫時出於休荒期的耕地,以及手中提著的那二斤豬肉,臉上卻也不禁露出了一抹笑意。

一切,真的也就像是做夢一般。

遙記得,就在兩年前,他童大還是白波軍的一員。

在那個時候,他乃是白波將軍李樂帳下最普通的一員兵丁,每日跟著大軍四處流浪討生活。

可因為他膽子比較小,沒有殺人的勇氣,更沒辦法狠下心來劫掠老弱婦孺。因而在那時,他的生活過的可謂十分淒涼。

甚至連飢一頓飽一頓的日子都混不上,只能說吃一些殘羹剩飯,靠一些祖傳的木匠手藝,為大軍做後勤賣力氣,勉強不餓死罷了。

記得在那段日子中,他們先是在官兵的圍剿之下,被迫離開河東家鄉。跑去苦寒的幷州和茹毛飲血的匈奴人為伍。

可後來,好像是因為人越來越多,幷州那邊也沒了糧食。然後他們這些人,也就稀裡糊塗的跟著大軍,重新回到了河東家鄉。

而等回到河東家鄉後,他們一連攻克了三座城池。童大那時雖然沒有參與,可他們在那個時候為大軍打造了攻城的雲梯。因此也得以混上了幾天飽飯。

可接著,還不知發生了什麼呢,他們便就被人大敗。而後在平陽一戰中,至今也沒有殺過一個人的白波軍童大,也就從白波軍中的雜役工匠,淪為了俘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