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董卓下令,將洛陽城及周遭的百姓丁口盡數遷徙入關後,趙旭他們也就不可能再說什麼乘勝追擊了。

士卒也都不是鐵打的,他們也要吃飯、穿衣。而當洛陽城成為一處白地之後,不管是糧食還是其他物資,在用盡之後自然也就只能從其他地方運輸。

這般一來,關中地區所要承受的壓力無疑將會倍增。

要知道,直到現在,那些個被西遷入關的洛陽百姓依舊沒能得到妥善的安置呢。如果在這個時候繼續從關中抽調大量的民夫和糧草,關中地區的經濟和民生無疑將會徹底奔潰。

而這,顯然不是董卓想要看到的。

畢竟他將天子和百姓西遷入關,乃是為了將關中當做自己的根據地來經營。如此一來,董卓自然不可能毀了他。

所以於他而言,即便戰事看上去好像一切都很順利,可在毀掉了洛陽後,他也就根本沒有大軍向東絞殺關東軍的能力了。

在此之時,他所求的其實也就是穩定關中。然後在尋求機會,向秦滅六國那樣,將四分五裂的關東軍各個擊破。

所以當董卓提前定下了一個這樣的基調後,在第二天多集會上。防守關中及京畿地區,然後以此步步蠶食關東,自然也就成為了董卓一黨的下一個戰略目標。

當然,除此外,該有的論功行賞自然也是免不了的。

但這一次,即便趙旭也沒有想到,董卓在這個時候竟然會為他開出這樣的賞賜。

“河東太守、破虜將軍趙,討逆有功。故特命其假司隸校尉之職,都督河東、河內兩郡軍政事。”畢圭苑的大殿之上,貴為相國的董卓高坐於主坐,讓人念出這樣的旨意之時。殿下,絲毫沒有準備的趙旭卻也不禁為之一驚。

假司隸校尉,都督河東、河內兩郡軍政事,這簡直等同於將河東河內兩郡都交給趙旭了。聽到這樣的旨意,趙旭能不感到驚訝嗎。

因為就連他也沒有想到,他的這位丈人竟然真的就這樣將河內郡交給了他。

要知道河內郡與洛陽隔河而望,地理外接十分的重要。就這樣將兩郡都交到了趙旭的手中,即便河內郡乃是趙旭憑藉自己的能力打下的,可還是不禁有些感動。

卻是因為除此之外,董卓又將作為趙旭副手的賈詡正式的任命為了河內太守。且原有的基礎上,又大方的給了他一萬人的兵甲,准許他用來招募兵馬。

如此一來,趙旭能夠合理的掌控河東、河內兩郡不說,手中所能掌控的實力,也是暴增。

所以等趙旭反應過來之後,他當下也就不由從一眾文武大臣中的佇列中戰了出來,接旨之後恭敬謝恩。當然,他謝恩的物件乃是董卓而非那個名義上帝國最高統治者。

而見此,董卓也就不禁滿意的點了點頭,然後擺手讓趙旭他從地上站了起來。

接著,也算是打了一個打勝仗的他,也就不由藉此機會獎賞並調動很多人。

畢竟董卓身為相國,身旁除了出身西涼的官員之外,還有很多漢臣。

而這些人,他們雖然因畏懼死亡而不得不選擇屈服,可若不盯緊了他們,依靠他們的威望和官爵,他們也能掀起一股風暴。

因而對於這些個漢臣,董卓雖不會殺死他們。可卻也一直想方設法的打壓他們的威望,削減他們的權力,並不斷的在他們中間行進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