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意氣激昂曹孟德(第2/2頁)
章節報錯
“舉義兵以誅暴『亂』,大眾已合,諸君何疑?向使董卓聞山東兵起,倚王室之重,據二週之險,東向以臨天下;雖以無道行之,猶足為患。今焚燒宮室,劫遷天子,海內震動,不知所歸,此天亡之時也。一戰而天下定矣,不可失也。”
酸棗,在各路英雄們用來商議集會的大帳之中,被袁紹任命為奮武將軍的曹『操』曹孟德。此時卻也不由在兗州刺史劉岱、陳留太守張邈、廣陵太守張超、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等諸多“英雄”的注視之下,意氣激昂的作了一番慷慨之語。
卻是在曹『操』看來,此時簡直是聯軍領兵西進的最佳時機。
試想,董卓為何要西遷天子及百姓入關?無非就是懼怕將他三面合圍的關東群雄,覺得將天子和公卿大臣們留在洛陽,沒有必勝的信心而已。
在此之時,連董卓都尚且不免如此。那麼董卓帳下的那些西涼叛將,心中的猶疑和懼怕自然也就更多。
夫戰,勇氣也。董卓和西涼軍現在連必勝的勇氣都沒有了,如此,他們趁機西進,難道還怕不能戰勝董卓嗎?
不得不說,曹『操』的確是一個很有戰略眼光的人。
他說的不錯,當董卓將洛陽百姓盡數西遷入關之後。即便董卓自己留駐於畢圭苑,但其實在董卓的心中,也已經生出了退卻的想法了。
畢竟董卓如今的年級實在是太大了,他的身體,現在已經快要支撐不起他的野心了。
所以,這個時候的確乃是一個很好的進兵時機。
但可惜,帳中的諸路英雄們,此時除了和他關係極好的濟北相鮑信決心要挺他之外,餘下的那些人卻並沒有任何西進洛陽的想法。
一切就像賈詡先前所分析的那般,這些個關東群雄現在看起來聲勢浩大,對外號有百萬之眾。可其實,在他們內部,除了像曹『操』和鮑信這樣,是有決心並有毅力願意在這個時候做一些事情的。餘下的那些人不過就是趁著這個機會為自己邀名而已。
他們根本就沒有和董卓為敵的決心。
畢竟作為盟主的袁紹如今都不免一連在河內吃了兩次敗仗,折損了上萬兵馬。
西涼軍展現出瞭如此之強的戰力,這些個腦中有著自己的小想法的傢伙們,自然不願意和董卓硬碰硬。
因而在曹『操』言罷之後,作為陳留太守的張邈反卻不由對曹『操』勸道“孟德,西涼兵勇悍,宛若虎狼,還是莫要輕舉妄動的好。再說,本初乃是盟主,如今坐鎮河內,並未下達什麼命令,你有何必如此啊!”
“荒唐,我等起義為何?難道不是為了興復漢室,誅殺逆賊嗎。如今董卓老賊都已焚燒宮室,劫遷天子,這時若還不出兵,所謂討逆豈不成了一個笑話。”
“孟德此言有理。我們今日聚集在這裡,為的乃是興復漢室。如此,又豈能因一些小小挫折便就瞻前顧後!”
濟北相鮑信在這時也不由站了出來。他同樣也是一個激昂慷慨的人,與曹『操』意氣相投。故而在此之時,便就與曹『操』結成了統一陣線。
但也正是因為如此,在這酸棗職權最大的兗州刺史劉岱,也就不禁有些看不慣二人。
故而在二人言罷後,作為漢室宗親的劉岱反卻不由冷哼了一聲,道“既然孟德和允誠都有這樣的膽氣,那麼你們二人為何就不先行一步,為大軍做一個開路先鋒呢。如果沒有這樣的膽氣,又何必說這些話,以此邀名。”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三國梟》,微信關注“優讀文學 ”看小說,聊人生,尋知己~
喜歡三國梟請大家收藏:()三國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