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倉城並不算什麼大城。

放眼天下,像陳倉城這等規模的城池,也就只能說是中下水準罷了。

而現在,這樣的一座小城,城中守軍的兵力卻是猛然激增到了八千人。

按說以這樣的兵力防守陳倉這樣的一座小城應當是綽綽有餘了。

可實際情況卻是,在趙旭他們領兵增援的第二天,漢軍也就開始在城中縣卒的協助之下,大批的徵調民夫。

陳倉雖說只是一個小城,可城牆的周長卻也有十餘里。

而在敵軍的圍攻下防守城牆,兩步之內最起碼也要有三個人防守才行。

這麼一來,即便敵軍圍三厥一,防守城牆和城門計程車卒最少也要保證在五千人才好。

此時,若在加上巡視城池的兵馬和隨時準備支援的預備隊,八千守軍也就根本不算多了。

所以在這個時候徵調民夫協助他們打造守城器械或是修補城牆、搬運檑木等,也就是必不可免的了。

而至於城中的百姓們會不會配合?

……,他們別無選擇!

徵調的民夫們隨即就被統一看管起來,趙旭和董越並沒有給這些民夫發放任何武器,只是讓他們在自己的左臂上纏上黑布,用以區分。

而民夫們對此也沒有任何意見。

若有選擇,他們才不想被髮放兵器呢。因為這往往就代表了他們接下來很有可能會被軍隊當成誘餌或是被強迫做一些其他危險的事情。

現在,雖說也很有可能會遭遇生命危險。但相比起和兇殘的叛軍廝殺,在城中做一些苦力活無疑還是比較好的一件事情。

軍隊所需要的三千青壯民夫很快就被徵調完畢,而後他們便被分成了三組,接受漢軍的統一指揮。

而在這時,他們的口糧也將會由漢軍負責。

畢竟軍隊的飯接下來也將會讓這些民夫們負責。

董越和趙旭他們都不是初次上陣的『毛』頭小子,兩人都算是久經沙場的人了。

故而在兩人的協力配合之下,城防所需要的一些準備,在短短的三天時間內,便也就被準備了一個八九不離十。

現在,除了城外的一些樹木尚且還沒有被砍伐完畢之外,其他的也就都準備齊全了。

因而這兩天來可謂忙得腳不沾地的趙旭等人,終於也能鬆口氣了。

……

“哎,現在皇甫公應該已經到隗裡了吧。也不知道,這場仗現在到底應該怎麼打。”

陳倉城內,說起左將軍皇甫嵩,董越的語氣也不禁帶上了三分無奈。

說實話皇甫嵩乃是一個能征善戰的大將不假,但越是這樣,對於董越、趙旭他們而言也就越不是什麼好事。

畢竟在皇甫嵩出身的皇甫氏在涼州的威望實在是太高了。

有名望還有能力,那麼皇甫嵩若是在奪權之後,董越又豈能不擔心皇甫嵩會藉故打壓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