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單從這一點我們便也就可知,此地的窮苦。

縣中境內多山不說,近九成的耕地土壤也都是缺磷少氮的黑壚土。在這樣的耕地上,不管你怎樣的精耕細作,畝產糧食也絕對不會超過一石半,土地可謂貧瘠。

不過即便是這樣貧瘠的土地,鄣縣人口放眼整個隴西郡,卻依舊是名列前茅的。

因為此地的土壤雖然種不出什麼糧食,不過土地之下卻是多礦、多鹽。

尤其是鹽。據宗族中的一位老人說,早在姬姓天子當朝時,先秦嬴姓便就在此地設立了“鹽川寨”,距今已經有了幾百年的歷史了。

故而鄣縣的老人們便常說“先有鄣縣,後有鄣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畢竟鄣縣才不過在建初元年章帝時正式設立,立縣距今還不過百年。

境內多鹽、多鐵,正式設縣的歷史還不長,從先秦時代幾百年來又是漢、羌、犬戎等多民族雜居之地。地處大漢邊陲的鄣縣,民風之剽悍可想而知。

走在大街上,放眼望去,街上行人十之七八都是身著胡服不說,九成以上的男子更是一個個佩刀提劍。雖不至於說一言不合便就拔刃相向,但在酒肆、女閭之中,因為些許口角便就大打出手的卻也是比比皆是。

故而很多山東人士來到這裡,長長不由感嘆“西涼民風剽悍,『婦』女尤戴戟『操』矛,挾弓負矢。”

可令人感到反差的是,即便是這等剽悍民風,遇上趙旭這個尚未成年的小小少年時,那些目『露』兇光一看就不是良善之輩的行人,一個個卻是住步作揖,顯得十分有禮。

“阿兄,現在你可真的是威震鄣縣了。方才看到了嗎?就連那些個羌人都對你行禮呢。”

看到一個個桀驁不訓的兇人見到自家兄長如此恭敬,十三歲的堂弟趙昂也不禁有種與有榮焉之感。從他看自家兄長的眼神,顯然也是完全將自家兄長當成自己的偶像了。

但對於此,作為當事人的趙旭卻是表情淡淡了。

因為他深知,鄣縣街面上的這些個兇人之所以對他這般恭敬,除了年前秋日他『射』殺了一頭老虎之外,更是因為他趙旭乃是鄣縣趙氏的嫡長。

不得不說,上天對趙旭真的是不薄。

不但給了他重活一次的機會,還讓他託生在了一個正兒八經的一縣豪強之家。

鄣縣趙氏,雖和弘農楊氏,汝南袁氏這等四世三公的名門望族根本沒法比。甚至他們家祖上查八代出過的最大的官也只是一個六百石軍候。

可在這鄣縣地界上,他家卻絕對算是地方一霸了。

就像前面說的那樣,鄣縣最有名的便就是鄣縣井鹽。而他家,則便也就是透過販鹽而得利的私鹽販子了。

所以他家絕對算不上什麼守法奉公的良善之家。以強凜弱魚肉鄉里的事情,這些年來卻是一點也沒有少做過。這要是放在後世,被罵一聲“狗大戶”也是絕對不冤的。

正因如此,街面上的這群惡人乃至於羌人才會對他這般恭敬。

因為沒有人想和一個家中蓄這數百僕役,養著上百賓客,庇護著十幾個亡命之徒的鹽梟之家為敵。

而至於趙旭,雖然成為了後世小說中那一看就是典型反派的惡少,可他現在反卻是樂在其中。

‘甲子年就要到了,在接下來的百年中,這世道可不是好人能吃的開的。’

……

喜歡三國梟請大家收藏:()三國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