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抗聖旨,他不敢。

做民族罪人,更不敢。

於情於理,就算摒除了未來的種種罪名。現今,他也根本就不敢將這數千個人才打散。

馮乃恩是近水樓臺,他自然知道九州科學院強大的能量,它和國家科學院可不一樣。它不僅僅是一座學府,不僅僅是一個科研機構。

它更是整個東洲的驕傲啊,東洲人,誰不以九州科學院在東洲立足而驕傲?

它還是整個東洲經濟騰飛的原動力。源源不斷的提供技術支援,東洲的生産力始終淩駕於其他八州。和利益也相關。盤根錯節。

李真不怎麼與不同層面的達官貴人聯絡,但是九州科學院的人,卻是和那些人近距離接觸的。他們散落在整個東洲各個角落,推廣蒸汽機的時候,關系網就已經建立起來了。

“唉。”

馮乃恩左思右想,怎麼辦?

留中不發。

聖旨說讓自己處理了,那就先不要去處理。

不拒絕,不主動。

馮乃恩覺得在如今這個敏感的時刻,千萬不能做有巨大隱患的決定。明面上的官員都沒說,但是所有官員都已經感覺到了,如今的朝廷似乎逐漸在被架空,話語權一日不如一日了。

南州起義,都打到東南州的嘉禾郡了。朝廷竟然一個屁都沒放……

全靠東南州自己去反擊。就像是藩王割據,各州和朝廷的關系,似乎……和以前不一樣了。

這是馮乃恩膽敢留中不發的主要勇氣,現在所有人都在觀望,不知道朝廷到底出了什麼么蛾子。

天子,對於這九州,似乎不管了。

九州科技獎時,朝廷不管,不問。

南州水患,朝廷不管。

南州起義,朝廷不管。

東南沿海海賊幫迅速崛起,都打進內陸了,朝廷不管。

似乎現在出了什麼事情,朝廷都不管了。

朝廷只管一件事,那就是收錢。不知道朝廷到底哪裡出了問題,不斷的問各州要錢,要錢,要錢。

沒有人點破如今這詭異的朝廷,但是所有的封疆大吏,卻全都觀望了起來。都在等待著。各州的封疆大吏,現在都不敢輕易做任何決定,各州所有的大事,現在全都被壓下來,想要等到一個明確的結果之後再做決定。

馮乃恩也將這封聖旨壓了下來。壓下來,不代表自己不去做。但是壓下來,卻可以不做。如果有一天朝廷問起,自己告訴他們,在尋找合適的時機,想要安排妥當之後再勒令九州科學院除名。

不是不做,只是現在不適合去做。這不算違抗聖旨。

而情況如果發展到了另一個反面,馮乃恩覺得,那這聖旨就將變成狗屁了。

這個情況的發展,就是南州之變……

整個九州,所有人都在觀望著東南州。沒有任何一州給東南州援兵,沒有任何人去給東南州幫忙,就連總軍署的大佬林科,都在觀望著。

所有人都在等待一個結果,王三刀,到底能打到哪裡?王三刀到底能做到多大?在這個過程中,朝廷究竟什麼態度?

而此事的核心莫過於總軍署林科了,掌管九州三軍的林科,在南州起義之中,竟然沒有任何言論,沒有任何反應。他就像是不知道這件事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