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舉一反三(為月票破600加更)(第1/2頁)
章節報錯
柳澤惠在觸控過藍天之後,回去想了很久。他竟然覺得他兒子說的有道理。
晚間,柳澤惠找到了李真:“李院長,我想請問一下你的看法?”
李真呵呵一笑,只說了四個字:“民富國強。”
“民在前,國在後?”柳澤惠有些驚訝。
“對,民在前,國在後。所以民富而國強。我曾經走過很多地方,調查過很多地方的經濟情況。我發現這麼一個有趣的現象。”
“還請李院長指點迷津。”柳澤惠誠懇的說。
李真坦言:“在整個九州,所有的城市之中,都可以歸納為兩種現象。第一種現象是官府有錢,而老百姓沒錢。第二種情況是,官府沒錢,但老百姓有錢。我說只是相對而言的現象。”
柳澤惠下意識豎起了耳朵:“對,是存在這麼一種現象。但是我其實很難想得通,這其中有什麼區別,差異在哪裡?我想,差異不會只是在表面上吧,不會只是老百姓窮與富的區別吧?”
“不止。”
李真站了起來,說:“老百姓沒錢的地方,從整體而言,那個地方上沒有生氣。”
“生氣?”
“便是生機的意思。”
“我……無法理解這個意思。”
李真說:“老百姓窮的地方,官府有錢。城市有錢,但這一切對於百姓其實沒有代入感,城市再有錢和他們無關。所以我認為,只是我認為,在這種情況之下,根據機率學,當地百姓會出現一種自暴自棄的心理。會覺得大家都沒錢,所以我有沒有錢也無所謂這樣的心理。對於個人而言,這種心理會造就一個人沒有沖勁,沒有向上爬的動力。但是歸納為整體之後,這個現象就會造成整個城市沒有生機,城市沒有發展的動力。整體而言,城市沒有……沒有一種精氣神。”
柳澤惠的表態並不明顯,只是點點頭:“有點道理。”
李真又說:“再看看另一個例子。官府窮,但百姓有錢。你知道百姓有錢會出現一種什麼機率麼?”
“什麼機率?”
“在有錢的基數上,商人就會多,做生意的就會多。”
“這又有什麼關系?不同城市有不同的格調。”
“要算進去的。商人多,對這個城市也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什麼影響?”
“第一個是整體的攀比心,大家都有錢了,就想比比誰更有錢。這個商人今天花一萬幣去買個虛榮,明天另一個商人就會花兩萬幣去買。就是要比誰更有錢。而商人越多的地方,這種現象就越多。”
柳澤惠苦笑道:“這種行為不好啊。攀比心和虛榮心,貪婪心,早就被文科大學者說過,是人類最大的弊端。”
“攀比、虛榮、貪婪。這是人性之三大弊端。但是,這卻也是人類進步的根源。你可以試想一下,如果人類沒有攀比心,貪婪心。人類都是得過且過之人,沒有任何野心。那麼現在的社會將處在什麼樣的地位?整個社會一片死氣沉沉,沒有人想要勞作,沒有人想要進步。國家不會想要進步,大家都茹毛飲血,吃飽不餓就可以了。誰還想要去追求更高的層面?”
李真說完,柳澤惠猛然驚出一身冷汗。
他突然發現了一個和自己的世界觀産生巨大沖突的東西——人性。
有哲學家教育整個世界,人類要善良啊,要真善美啊。人類不能有攀比心,不能貪婪啊。每天都教育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