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分門別類(第三更)(第2/2頁)
章節報錯
也是說,那個時候,除了劉建業那種經驗豐富的商人,誰看得見蒸汽機的前景?誰又捨得去投資蒸汽機這個不成熟的東西?
————
很快,九州科學院的眾人就把滑翔傘玩膩了。那東西,對他們而言,其實就是玩的。
對於九州物理院而言,沒有太多的科學地位。它更多的,是一種證明地位。
只是證明人類是可以飛上天空的,僅此而已。
回歸了日常,但是九州物理院的人卻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激情。
滑翔傘的成功,讓他們感受到了空氣動力學的神秘莫測。
不滿足了。
前所未有的,他們無比迫切的創造出真正能夠飛上藍天的東西。而不是從高處跳下來的滑翔……
九州物理院中,分出了一大批人,成為了狂熱的空氣動力學研究分子。
這批人中,柳驚鴻帶頭,林秀峰為主。由他們兩個牽頭,在物理院中成立了小部落——航空研究院。
九州物理院出現了新的分支,下轄——九州航空研究院。
這是好現象。
終於有人開始術業專攻了。
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像李真一眼,集大雜燴與一身。
術業有專攻,這是一個好現象。
這次的航空研究院並不是一個小打小鬧,報名參與,正式登記加入的學子有一百多人。柳驚鴻和林秀峰為航空研究院的隊長、副隊長。因為航空研究院並不得到官方承認,所以他們不能成為分院長。
李真的講課也開始出現了變化,他每天還是照常去九州物理院講課,但是講課的內容不再多麼涉及到空氣動力學了。
九州物理院下了課,李真會再去‘航空研究院’重新講一堂課,卻著重講空氣動力學,只講這一門。
分門別類,進步是巨大的。
在科學的教育模式之下,航空研究院的人徹底鑽了進去。
柳驚鴻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方向,那就是航空學。
而林秀峰其實更為狂熱,第一次飄蕩在藍天之上,他覺得,自己的宿命也許就是藍天了。這是一個偉大的夢想,他徹底摒棄了曾經擔任帝國理工高階講師的身份,在航空研究院成為了小學生。
立誓,此生有餘年,必定推進九州航空學跨上一個嶄新的臺階。
李真樂意見到這樣的現象。眼看著九州航空研究院成立,火熱。
喃喃一聲:“電磁學院是時候推上日程了。”
“還有動力學院。”
“……”
一週後,九州科學院發生極其巨大的轉變,改革。
九州物理院取消,更名為‘九州科學院,物理系。’
再也沒有純粹的而又廣義的物理院了。
從這日起,九州科學院物理系,共有三院組成——航空研究院、機械動力研究院、電磁研究院。
三院合併,統稱——九州科學院,物理系。
分門別類的極其徹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