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澤惠回到縣衙,第一件事就是大手一揮,發出一份檔案:“在大風臺的另一片更寬闊的地方,在海邊,重新選地。為九州物理院重新起一座磚瓦房。”

第一次,柳澤惠是雙手發抖的做下了這個決定,轉頭還問師爺:“你說,一千平米的地夠用麼?”

師爺皺眉說:“大概,三五千才行吧?”

“那要不,把大風臺東邊的正片海灘都批給他們?”

“我看行。”

“……”

大手一揮,又是一份檔案下達了下去。

回頭又問:“你說他們需不需要經費呢?”

“肯定需要啊。您可能不知道一件事,他們根本就沒有錢做這些實驗。”

柳澤惠疑問:“沒有錢?”

“是啊,他們本來計劃的是做五次試驗。但是當地的村民們義務的捐款,幫他們籌集了兩千多幣。”

柳澤惠驚聲問道:“他們的錢是周圍百姓義捐的?大風臺附近全部都是漁民,漁民能有幾個錢?會捨得給他們捐?”

師爺嘆口氣:“這就是我今日建議您一定要去親眼看看的原因。他們最開始是節衣縮食,將自己的錢合在一起搞這個研究。最後,不知道誰想到了一個點子,在城裡搞募捐活動。但是效果不好。最後大風臺附近的村民都知道了,都跑去看他們搞實驗,搞研究,第二天,就有好多人給他們捐款。然後現在每天依然有附近的村民給他們捐款。”

柳澤惠瞪大了雙眼,滿是不敢相信的神色:“竟然是義捐?難道,這就是他們做實驗不關大門的原因?”

“對,九州物理院的那個院長李真,還邀請附近的村民都可以進來看他們做實驗,看他們搞科學。但是附近的村民都很自覺,就站在門外看,不敢進去打擾。最後李真就直接說九州物理院永遠不關門。”

柳澤惠深吸一口冷氣,吶吶道:“竟然是這樣的……”

“……”

翌日,九州物理院。

李真在總圖紙上進行了最後的修改,集眾人的意見,在汽缸上設定排氣閥門。

“排氣閥門可根據壓力臨界點,手動進行放氣。而為了更加安全性,我們需要在鍋爐上也設定出雙重排氣閥門。鍋爐排氣閥門為自動排氣式,大家有意見麼?”

李真用手指著圖紙上的結構,環首四顧。

阮名學舉手提出疑問:“汽缸上設定手動排氣閥門可行。而鍋爐上進行的自動排氣式,我到現在還是有些疑問。”

李真呵呵笑道:“名學,你有問題就提。”

“是這樣的。據我們所設計,這個鍋爐上的雙重減壓閥是和壓力表掛鈎的。取安全值壓力60就應該進行排氣減壓,而自動減壓閥,當壓力值達到70臨界點時,壓力表發出副指標撞擊銅鈴的清鳴聲,而內部鋼絲在彈簧和壓力的雙重作用下自動開啟閥門進行排氣。

但是,這一切都要和壓力表掛鈎了。如果壓力表壞了呢?那壓力過線後,人不知道,豈不是會發生危險事故?”

李真點頭:“名學提出的建議非常有用。如果這樣的話,那我們在鍋爐外壁設定副壓力表呢?一個蒸汽機上設定兩個壓力檢測儀表,一個和自動排氣掛鈎,另一個不與任何一切掛鈎,減少磨損程度和消耗程度,只給出直觀資料。這樣的話,安全性也得到了雙重保障。”

阮名學點點頭:“這樣的話,雖然麻煩是麻煩了點。但是卻也實際。”

李真哈哈大笑:“未來的路還長,我們還需要好好研究如何自動減壓排氣,如何始終將壓力穩定在一個均衡值。總會有辦法的,慢慢來,那麼……開始打造吧?這次,是第一代蒸汽機。”

“是第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