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動學院。

教室裡煙霧彌漫。

自從當了科學家,開始全力付出腦力勞動的時候,大家發現這特麼真的比體力勞動還要累啊。

短短一兩年的時間裡,這間教室裡,不少人都已經禿頂了。

大家染上了煙癮。還有酒癮。

沒有辦法,在那種高強度的科學壓力之下,大家能想到的只有這麼兩種方式來緩解壓力。

教室裡坐了五十個人,二十個人手中都扛著煙槍。普遍的場面是左手拿著眼袋,右手拿著鉛筆。

李真站在黑板前:

“誰能說出飛艇的弊端?”

馬建斌將鉛筆夾在耳朵上,站起來回答:

“李師,我個人認為,飛艇作為戰爭機器其實是一種曇花一現的效應。”

“你說說為什麼?”

“首先,飛艇的艇身太大,目標大,速度緩慢。它其實並不適合運用於戰爭,最重要的是氫氣是一種易燃易爆的氣體,如果開發出了遠射程武器,在地面上擊打。那麼只需要擦著碰著,飛艇就會出現毀滅性的災難。飛艇也許短期內能取得不錯的成績,但是因為飛艇的原理過於簡單,所以我敢肯定,要不了多久,世界上其他地區也會出現飛艇。”

“馬建斌,你說的不錯。但這些其實都不是飛艇最大的弊端。”

李真說:“飛艇最大的弊端是成本昂貴。首先是氫氣制備難度大。其次是,基本上飛艇升一次空,就是一次性的。它能夠滿足長途飛行。但是並不能夠滿足戰爭的實際性需求。所以,我們接下來的課程,是開發另一種飛行器。”

“這一次需要航空院與機動院密切合作。深度交流。我有一個設想,如果這個課題開發成功,新九州將徹底成為航空霸主。”

這時,旁聽的航空院院長柳驚鴻站了起來:

“李師。關於新型飛行器,航空院一直擁有一個設想。之前是一個模糊的概念,但是飛艇出現之後,這個思路逐漸清晰了起來。”

“你說。”

“翼展型航空機。”

柳驚鴻走上講臺,侃侃而談:“我們經過了試驗。將小型的內燃機安裝螺旋槳,人背在身後,再懸掛上滑翔傘。就能夠直接平底起飛,而且在天空中真正的單兵飛行。這是機動力滑翔傘。”

李真點點頭,他知道這個事情。

這是飛艇問世後,他們就展開的一個課題。就是為了證明,向前的動力,能否轉換為上升的浮力。實驗很成功。

真正意義上的滑翔傘就那麼出現了。

柳驚鴻又道:“其實透過這一步而言。我們已經擁有了第二種飛行器,就是機動力滑翔傘。但是實際情況是,它不能運用於戰爭,也不能運用於工業。只能滿足個人的需求。它不能長途飛行也是最大的弊端。我們經過設想,理論上成立了一種新的航空工具。我們稱之為翼展型航空機。”

“透過帶有翼展的主體結構,設定座艙。後方採用內燃機,獲得推力。通體採取流線型的結構。經過發動機往前推,翅翼斜向上,如此就能獲得上升動力。成功翺翔在空中。原理並不難,但是實際性的技術難題卻需要突破。”

飛機!

李真第一反應是狂喜。

飛機的設想出現了。自己之前一直知道飛機的結構,但是卻覺得這對於他們而言太難了,是一種一步登天的感覺。不如腳踏實地來的安穩。所以想等到科技基礎發展到一定水準之後再提出來。

沒想到,科學的進展果然是線性的。還是被航空院的人給提出來了這個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