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隧道(第2/2頁)
章節報錯
所謂雨露均霑就是這個道理。
青島郡新鋼廠,九州科學院派了一名技術顧問來到此處。
“張廠長,鋼軌的圖紙你已經看過了。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
張廠長手中拿著圖紙:“雖然這個鋼軌是工字型的,但是我有一點沒搞明白,它怎麼能夠立得穩呢?火車從上邊過的話,它會不會翻了?”
“不會,首先,這種鋼軌是要雙層平行的。火車兩側都有輪子碾壓在上邊,受力是均勻的。其次,左右兩條鋼軌之間是有橫梁連線。最後,鋼軌是要埋在填充物之中,由一些部件進行固定。它沒有你想象中的那麼複雜。只需要保證平順、無彎曲、始終筆直、無裂縫就達標了。但是你也不要掉以輕心,這對貴廠的冶煉技術是一個考驗。生産出來的鋼軌必須要全部都是相同規格,一點都不能錯差的。”
張廠長點頭:“我明白。對了,到時候真的不能讓火車經過青島郡麼?設定一個青島郡新鋼廠站可不可以,多餘出來的鋼軌材料,我們廠願意全部承擔。”
“呵呵呵。”
“……”
與此同時,嶗山到泉城郡的線路,也開始測量了。
“嶗山縣到泉城郡,直線距離全場是三百公裡。”
“但是我們如果繞開眼前這座山的話,就需要增加二十公裡的路線了。你說我們是架一座橋讓火車從山上透過,還是把山挖通打一個隧道呢?”
“哈哈哈,你真是天方夜譚,在山上架橋……照我看來,把山打出一個隧道還是比較靠譜的。”
“有沒有計算一下成本,挖通這一座山需要多少錢?”
“挖通一個隧道,造價大概一米距離就要五萬金券。要把這座山挖通至少是四公裡的距離,兩億金券吧……”
眾人面面相覷,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兩億金券。天文數字啊。
由造價局給出的數字,兩億大概是所有鋼軌,加上一列火車的總造價了。結果只是挖四公裡的山就需要兩億金券,這有些可怕了。
而事實上,不僅僅眼前這座山需要挖。根據盡量筆直的路線來看,一路上還需要挖十個隧道,隧道總長度是在二十公裡。挖通這二十公裡,鐵路就是直線,全長三百公裡。
要是不挖這二十公裡的隧道,就需要繞路,長度增加。全長就成了四百二十公裡。增加了整整一百二十公裡的路線。
泉城郡,杜太平聽到彙報之後也有些懵了:“增加一百二十公裡的長度,那麼理論上來說,也就增加了行程至少一個小時二十分鐘的路程。但是挖了二十公裡的隧道,需要花費超出預計的十個億!”
辦公室秘書長苦著臉:“十個億啊。這鐵路造價也太高了吧?”
“不是鐵路造價高,是挖隧道造價太高了。挖還是不挖?你發一份電報去九州科學院,請李院長定奪吧。”
“那李院長要是說不挖呢?”
“他說不挖就不挖了唄。”
“那李院長要是挖呢?”
“那……盡量說服他,讓他不要挖。十個億的金券,拿來幹啥都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