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商城(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不是問題。”
“這怎麼不是問題了?老百姓搬家肯定是樂意的,只要賠償到位。但商家就難了,這是斷人家的財路啊。以前開店開在那個地方,都是有老顧客了。現在往哪裡搬?既然是要修高層,那一座高層樓,得進去多少商家啊?”
柳澤惠哈哈大笑:“這不是問題。李院長已經都幫我想好了。”
“哦?既然是李院長想好的辦法,那還請柳縣守告知。”
“李院長說,將嶗山縣規劃為一個涇渭分明的縣城。分為居住區、商業區。老百姓全部搬進高層小區裡去,商家也全部都搬進高樓大廈裡去。”
“商業區?居住區?這個我懂,但商人怎麼搬進高層啊?”
“這就是我要說的商業區了。按照李院長的意思是,建成專門讓商家做生意的百貨大樓。百貨大廈。”
“何為百貨大樓?”
“就是在一棟高層建築物裡,所有的商家雲集。假如第一層是賣衣服的,那第一層所有開店的全部都賣衣服。第二次是賣食物的,第二層就不允許出現食物之外的其他商品。以此類推。這樣就是百貨大樓,讓商家公平競爭,但是由以前的一條條街,一個個門面,變成了百貨大樓裡的攤位。客人要逛街,直接就逛商城。”
“這種模式倒是新鮮……”專家一時沉吟。
柳澤惠笑道:“李院長給我說,這是由農村化轉變為城市化的最主要特徵。人口開始紮堆,節省更多的土地,節省別人更多的時間,讓更多的東西進入商業之中。這就是一種城市化的表現。徹底摒棄傳統的東一榔頭西一棒子,以後學校,就專門分為學區,所有的學校都在規劃的一個地區,圖紙上有設計。居住,就統一的居住區,所有小區紮堆在一起。商業街,一條街上就全部都是大廈,各種各樣的生意都有。”
“而商業街也不會單調,不可能全是賣貨物的。有錢的老闆可以直接承包一棟樓,開設各種娛樂場所。資金小點的,就可以,你承包一至十樓,他承包十到二十樓。分開承包。”
專家又疑問:“那這樣的話,一棟樓裡有不同的東西。消費者怎麼知道你哪棟樓是幹啥的?”
“這怎麼不知道了?廣告牌掛在外邊不就解決了。”
“噢噢,是這個道理。那還有一個疑問……‘
“什麼疑問?”
“這麼高的樓,上下樓也太不方便了吧?”
“怎麼不方便?哈哈,要學會合理的使用科學産物啊。電磁院有種東西叫做電梯,而這電梯到時候便會普遍用作高樓的上下樓。這不是什麼難事,其中沒有太多的科學難度。”
“電梯?”
“就是不需要走路,進入一個廂房內,電動機直接將廂房吊到不同的樓層。”
“唔……我沒有疑問了。”
“那還請你們趕緊加班加點把嶗山縣的城市規劃給做的完善一些。這圖紙只是我們各自的想法草圖,但是整理和專業規劃,還是得你們來。比如設計道路,設計什麼的……”
專家一口答應著:“這沒問題。我覺得你們嶗山縣的這個思路很不錯啊,如果推廣到整個東洲,那東洲也就不會這麼混亂了。對了,光是生活區也不行啊,老百姓居住也有影響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