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學習(第1/2頁)
章節報錯
帝國理工沒了。
複興大學沒了。
命令出來的當天,兩家學校就分別摘掉了牌匾,掛上了新的學校校名。
分別是:《中州共教大學》、《東洲共教大學》。
不知道徐申學和王中書是什麼樣的心態和心情,但是從態度上可以看得出來,他們沒有絲毫的抗拒。
似乎是早已經想到了這麼一天的到來。也許,是內心早就盼望著這麼一天的到來。
當極具歷史淵源的九州唯一兩所大學,紛紛改頭換面之後。不少人唏噓感慨,那屹立九州大地上千年不衰,就連王朝更疊都不受任何影響的千年古校,就這樣成為了歷史長河中的一個碎片湮滅。
不少的在校學生也是紛紛感慨,心中的滋味莫名。很難說清楚這究竟是一種怎樣的心態,是喜是悲?是哀是愁?
李真開口了,全國上下的辦事效率就是極快的。
只是第二天,新九州其餘七州,州郡之中有很大的一片地被圈了起來。
第三天,七州,七個地區開始挖掘地基。七所大學開始正式建立。
已經初步組建重整完成的共教局給出了一個相當明確的指示:明年高考之前,所有大學必須全部開始正式掛牌招生,師資力量、硬體力量、軟體力量、設施、規劃,必須全部就位,並且成熟。
而七個地點的學校正在建設之時。從各地名牌高校中抽選出來的高階教師、原複興大學、帝國理工內部的優秀學生、便已經全部被抽調了出來。
即刻趕往了嶗山縣,九州科學院進行學習。
這對於被抽調出來的人來說,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
從高中老師,直接晉升為了大學老師。
從優秀學生,直接進入共教局機構,從事教育行業的工作。
對於他們而言都是一個好機會。他們可不像那些原教育總署的官員們憂愁,官員們憂愁是不能當官了。
但是對於他們來說,那不重要,本來就沒有當過官,何必在乎這些?而在他們眼裡,能進入九州科學院下轄機構,那是比當官更榮耀的事情。
而且九州科學院也給了他們一個更高遠的希望。
當了大學老師之後,如果基本功過硬,有天賦,並且勤奮。是有機會考入研究學院,從而攀升進入九州科學院的大門的。
這個機會,千金都不換。
一個月後,全國各州、郡、縣、鎮。
所有學校全部改建完畢,除大學之外,所有高校、中校、小學全部落成。全部掛名成為了共教局下轄學校。
而各學校的老師,紛紛公費前往嶗山,學習新的教學資料。
一時間。全國所有從事教育行業的人,全部紮堆在了嶗山縣。
嶗山縣再次熱火朝天。
經過上一次的事件之後,柳澤惠的行動很快,圍繞九州科學院為中心,方圓兩公裡所有民房全部拆除,漁民全部遷入嶗山縣城居住。
而現在,那一大片一大片的荒地被擺設出了一座座的帳篷。
來自全國的優秀教師全部駐紮於此,開始了加班加點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