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換個說法(第2/2頁)
章節報錯
“那就這麼定了。立平你去辦吧。今年就三個入圍化學獎的。五個提名獎。”
“是,李師。”
“……”
解決了化學系的窘境之後,李真等人將所有已經確定下來的科學家,以及科研專案都過了一遍。做到萬無一失。
李真做最後的總結:
“數學系,最終獎項待定的兩個名額。一個是來自帝國理工,年僅十八歲的陳靖潤發現了有界函式的規律。另一個是複興大學的數學系教授,提出了微積分中不定積分的概念。”
侯薔點頭:“對,經過再三確定,驗證。這兩個高數概念,對於目前的數學界影響極大。”
李真嗯了一聲,又說:“化學界獲獎待定名額是三個,第一是袁兵研究出了雜交水稻的規律,以及解決世界糧食産量的問題設想。第二是林國富研究出了白色細胞,以及青黴菌,大腸桿菌,血小板對於人體的作用,開闢了細菌學。第三是來自暹羅的頌帕善,提出了鋰元素,提出鋰電池設想。”
眾人愣了楞。
深深的看了李真一眼,然後丁珍珍趕忙做筆記,將李真說的原話全部寫在了紙上。
這話說的極有深意。
說數學獎的時候,是說“一個是,另一個是。”
而說到化學獎的時候,是說“第一是,第二是,第三是。”
這不同的名詞,已經代表了李真的心中想法了。
這裡邊不存在什麼暗箱操作,但是有些話還是不要明說的好。
大家心知肚明,今年化學獎獲獎人必須是袁兵。但是這話不能提前說出來。心裡有數就行了。
這不是因為袁兵深得李真厚愛的原因,只是單純的因為,袁兵的研究發現是極具裡程碑意義的。他的研究,在從此之後一萬年,全世界將有數以千萬記,數以億記,甚至是從此不再有人死於饑餓。
這就是意義。
科學的獎項並非看誰的最高階,最看重的其實也無非是為全人類做出了什麼樣的貢獻。對社會有這樣的影響。
科學的存在目的不是為了戰爭,只是為人民而服務,它的存在和推進,目的只是讓人類生活的更好。讓這世界更好。
所以袁兵提前就被李真內定獲獎,沒有人會反對。甚至沒有人會覺得有何不妥,因為就連頌帕善和林國富,都打心眼裡覺得,最好還是由雜交水稻獲獎。
畢竟解決饑餓,才是當今的頭等大事。不要一葉障目,只看見嶗山好,東洲好……
李真頓了頓,又道:“物理獎項兩位待定名單,一個是賈先生的留影機。一個是電磁學院今年的最新研究,三相交流電機的發明,以及直流電機交流電機,在不同領域內的應用設想。沒有問題吧?”
幾人搖頭:“沒問題了。”
李真說:“迅速將這些檔案資料拓印出來。等會兒分發給參與九州科技獎的嘉賓們,讓他們心裡有數,不要到了明天開場了,還不知道各種發明的意義是什麼。”
“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