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說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朱海濤為了圖謀呂宋群島,就必須先行做出準備。

西班牙人自然和棉蘭老島上的這幾個蘇丹國不一樣了,他們的國家好歹也在戰火連天的歐洲大路上征戰四方過,雖然現在早就沒有了當年的榮耀,可是那份底蘊依然存在。

就拿他們部署在馬尼拉的那三個步兵團來說,基本上都使用了類似於褐貝斯的火槍,他們也使用現在流行歐洲流行的排隊槍斃戰術,而且還有著輕步兵營,使用線膛槍能夠遠距離擊斃對手。

他們的火炮也較為精良,是最近幾十年生產出來的隼炮。這種火炮炮身長度大概在29米左右,炮管直徑有826厘米,重量約為860千克。它能夠發『射』的圓彈重量為24千克,『射』程為23公里,以45度角『射』擊時最大『射』程超過了2800米。

這種火炮火力和6磅炮類似,炮彈不會爆炸,而是在觸地後跳躍一段距離,造成比較高的傷害,和這個時代的其他火炮一樣。

不過這種火炮的黃金年代是在十六世紀中葉到十七世紀早期,到了十八世紀這種火炮逐漸被新興的火炮取代了。

另外,根據李君蘭傳遞給他的情報來看,這些西班牙人還有一隻騎兵旅,大概有七百人,裝備了燧髮卡賓槍和馬刀。他們應該是幾年前剛調入這裡的,因為西班牙人的統治方式是非常血腥的,對於當地的土人以及華人壓迫都很重,因此在這裡也經常爆發各種起義,不過大多旋起旋滅。

不過幾年前這裡爆發的一次起義卻有些聲勢浩大,西班牙駐菲律賓總督孔德就從美洲請來了這隻西班牙皇家殖民地第十旅,想要利用他們的快速反應能力,消滅那些平原山谷間的起義者。

他們的效果也就那樣了,在南洋這個氣候炎熱的地方,這些騎兵胯下戰馬的病死率有點高,而且在平地上這隻騎兵部隊對於那些起義的土人來說是所向無敵的,可是一到茂密的森林和崎嶇的山地上,就力有未逮了。

後來,孔德還是依靠優勢的裝備,配合持續的封鎖以及殘酷的三光政策,才將這些土人趕盡殺絕,將起義壓制了下去。

面對這種情況,朱海濤決定進一步加強自己軍隊的火力。

首先是給陸軍配備了“一”式野戰炮,因為技術條件的限制,朱海濤還是沒能設計出那種設想中的後膛裝填火炮,不過為了趕時間,他首先設計出了類似於歷史上拿破崙炮的那種火炮。

拿破崙炮是一種以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的名字命名的滑膛炮,這種火炮的結構簡單,火力兇猛,精度很準,幾乎可以說是滑膛炮的巔峰。不過為了防止炸膛,它選用了青銅作為炮膛的材料,導致機動『性』差些。

朱海濤設計的這種野戰炮,為了減輕重量而減小了口徑,和6磅炮差不了多少,重量也和6磅炮差不多。

重要是它的彈『藥』,朱海濤對彈『藥』進行了革新。這種火炮採用了實心彈、爆破彈榴彈、霰彈,有時候也採用了葡萄彈。這些彈『藥』除了實心彈之外,都沒有在現在這個年代出現過,其中那個榴霰彈,更是直到三十年之後的拿破崙戰爭之中才出現。

這種火炮發『射』的爆破彈,重量大約也就是3千克左右,採用了碰炸引信,裡面裝有六百多克黑『色』火『藥』,還有許多鐵釘。在爆炸之後,就能產生幾十顆炮彈破片和鐵釘,將方圓幾米之內的人全部炸死。

它使用的榴霰彈,被朱海濤參考了歷史上霍奇斯基的設計,以及自己部隊現在就在使用的“一”式步槍。這種炮彈的彈體經過精心設計,彈丸裝在炮彈的前部,由一塊鐵質分隔板和後方的起爆『藥』隔開,尾部則裝有一個既能夠防止彈丸在炮膛內翻滾,又會在發『射』時的燃氣壓力下膨脹來起到閉氣作用的杯狀尾墊。

這樣一來,這種榴霰彈就能導致整枚彈丸前重後輕,加上尾翼的特殊形狀,讓飛行非常穩定,精度提高了許多。當延遲引信起爆起爆『藥』之後,彈體就能在鐵隔板的作用下向前方推送,使它們朝一個錐角向前『射』出,進一步提高了威力。

同時,朱海濤在春節期間的爆竹聲中,想起了歷史上的另一種火箭武器——康格里夫火箭,這種火箭能夠適當彌補沒有發明線膛後裝炮的缺憾。

火箭是在中國發明的,大概在元代或者前明的時候傳入到了印度各邦國,很快就被他們仿造和改進了。到了18世紀印度火箭有了很大發展,威力和『射』程都大大增加。在17世紀英法等國入侵印度的過程中,這種火箭武器發揮了很大的作用。邁索爾蘇丹狄波薩布在1792年和1799年抗擊英軍的戰鬥之中,就用專門的火箭部隊使英軍損失慘重。

英國在征服邁索爾邦國後,將火箭帶回國內。當時正值拿破崙戰爭時期,為了有效抗擊法國可能的登陸作戰,炮兵上校威廉康格里夫注意到了這些火箭。他在1805年採用新型火『藥』改進了這種火箭,重量145千克,『射』程可達1800米,後來經不斷改進,『射』程可達——4572米,型號也增加到幾十種之多,裝『藥』量從1磅到300磅不等。

康格里夫火箭首先在土倫攻擊了法國艦隊,效果不錯,後來由康格里夫親自指揮,英國皇家海軍向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發『射』了大概枚火箭,幾乎將城市夷為平地。1812年萊比錫戰役時,瑞典軍中的英國火箭炮部隊用一次猛烈的『射』擊就把一隊法軍“像螞蟻堆一樣打的星散”。

不過朱海濤設計的這種“一”式火箭,並沒有使用康格里夫火箭的設計,而是在火箭的尾部安裝了三個傾斜的穩定螺旋板,靠火箭發『射』時由於空氣動力的作用使得火箭自旋來達到穩定。

這種火箭還採用了爆炸彈頭,在觸發引信的作用下,落地就能爆炸。

經過試驗之後,這種火箭的『射』程達到了驚人的3500米,而且精度上也達到了朱海濤的要求。

在設計完了這些武器之後,朱海濤繼續厲兵秣馬,為了下一次的戰爭,做了方方面面的準備。

喜歡日月再臨請大家收藏:()日月再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