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眉大王的第二個陣勢,來自於水元宮,屬於洞陰大帝秘傳的大陣,名叫冥河魔神陣。

想當初,洞陰大帝主宰出手掌控冥河之時,也是經過了一番征伐的,這其中最為強大的對手,便是已成準聖的血河老祖。

當初,如果血河老祖戰勝了洞陰大帝,那他們兩個人的地位就該翻上一個個兒了。而出了血河老祖之後,冥河之中還有許多自然誕生的魔神,有些純粹是冥河本源演化,有些則是結合地府大世界之中特有的各種詭異氣息凝練成形,當年也曾肆虐一時,為禍地府。不過最終還是被洞陰大帝給徹底掃蕩一空。

而洞陰大帝對於這些魔神們的天生神能也很感興趣,不忍他們的法門神通就此失傳,故而一一解析,演化成陣,傳承了下來,作為水元宮頂級水軍軍陣的一種配置。杜玄從水元宮轉任水德星君之時,被元宰後稷傳授。

此時此刻,黃眉大王催動冥河魔神陣卻是顯化出了一尊魔神相,高有百丈,青發靛臉,身形略虛,手中持著一隻口袋。

此為冥河諸多魔神之中的九幽風神,那口袋張開,瞬間狂風呼嘯。

不過,這風卻與尋常之風大不相同。他並不漫天遍野的四下裡亂刮,也不顯得勁急,如刀似劍,而是如一道清泉,似一條飛撲,就這麼近乎無聲無息的吹拂了過去。然而,所過之處,空間虛化,硬生生被颳去了一層。

沒錯,這風力的屬性是湮滅。

這就是地府之中最為厲害的九幽神風,只在冥河上颳起,以前由九幽風神主宰,現在權利則分散於各個河段的總管府。只要各位大總管願意,都可以在自己的轄地之中颳起九幽神風,單只這一種手段,就足以無數高手的侵襲。

而這種手段,每一個總管府都還有很多。也正是因為此,諸天萬界,別的很多大河大海,都發生過各種各樣的變故,唯獨冥河之中,始終穩如泰山,不曾有過。總管實力或許不強,但總管府的底蘊,實在是太強大了。要不是如此,洞陰大帝也不敢隨意放手,將冥河權柄給分割出去。

此時此刻,杜玄集中數位大羅金仙,無數半步大羅軍陣演化的九幽神風,自然是更加的厲害。九幽神風看似不急,但速度卻很快,只眨眼功夫兒,便行吹拂而至,吹在了天誅之槍上。

沒有任何的鳴爆,沒有任何的碰撞,這懲罰諸天萬界,令得各教修士聞風喪膽的天誅之槍,就這麼無聲無息的消失了,湮沒不見。

杜玄可沒有半分鐘的耽擱,自己危機一解,飛速無比便朝著地府大世界飛遁而去。整個由他構建出來的兩界通道,不過是短短的幾百米而已。但是,就這麼點兒距離,卻是如同天塹鴻溝,非常難以度過。

又往前前進了不過十幾米,一聲轟響,兩界通道就此斷裂,一條巨大無比的溝壑出現,宛如一隻怪獸巨吻,瘋狂吞吐,朝著杜玄吞噬而來。

這一次,杜玄可不敢再往裡面去鑽,他很清楚,這是天道本源有名的手段——深淵大禁。那是天道本源專門為本世界最為窮兇極惡的神魔準備的囚牢,讓他們在裡面享受著永恆的自我,永恆的孤獨。這一點兒倒是和地府大世界的無間地獄很像。甚至有傳說,無間地獄就是根據這深淵大禁而創造出來的。

之所以不直接殺死他們,並不是天道本源為了懲罰他們,折磨他們,天道本源也沒有這個靈性。他只是純粹因為他們的強大而留下他們,將他們視作是一種祭品,在自家遇到滅世危機之時,透過祭天大法,瞬間將他們獻祭,從而使得自身本源實力瞬間暴漲,打敗對手,挽救自己。說白了,就是天道本源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

如果純粹按照實力來論,杜玄還夠不上這個級別,但是,杜玄能夠連破天道本源兩道手段,卻是讓天道本源自然而然的將他的危險級別提升。

“承天鬥!”

這一刻,杜玄沒有任何的猶豫,使出了怒火燃盡九重天,同時,六道輪回加持神變也行催動。龍門之鑰如電射出,祖龍之氣震蕩,顯化承天鬥,從腦後六道輪盤之中飛速的遊走。

在其身形剛剛跌落深淵大禁之中的哪一刻,承天鬥飛出,虛空一傾,一汪無形的力量如水一般,傾瀉而出,源源不絕,朝著深淵大禁之中灌注。那一瞬間,居然將這一道深淵大禁形成的溝壑給填滿。

當然,深淵大禁本身並沒有滿,那神秘力量也在飛速的流失、下降,不過,承天鬥之中的力量也是無窮無盡,不停補充,讓這一道溝壑始終保持彌平的狀態。

杜玄就這般,腳踩著無形如水一般的屏障,踏過了深淵大禁,來到了地府大世界的邊緣。

這種力量,不是別的,正是蒼穹之力。承天鬥這承天二字,可不是虛言,當年,因為他落在了祖龍手中,卻是以容納四海而聞名,但他的本質,實則是承載一天之力。有天裝天,無天演天。

這到底還只是祖龍氣息擬化出來的承天鬥虛相,並不是真正的本體,不然的話,其力量還會更加的強橫霸道,直接以補天手段,彌合深淵大禁都不為過。

不過,單只是如此,就夠讓杜玄心疼了。要知道,世上可從來都沒有白吃的午餐。這承天鬥之中流瀉而出的天穹之力,可不是平白來的,而是祖龍氣息自我演化的。他這是類似於菏澤而漁,激發潛力,方才打出了這麼強橫的一擊。不過,這一擊之後,起碼十幾二十年,是沒辦法利用龍門之鑰戰鬥了。這就等於是一擊毀卻了一件頂級的大羅神器。這種奢侈程度,舉遍諸天萬界,也沒有幾個大能能做到。

因為,實在是得不償失。畢竟,洪荒祖界誕生準聖,甚至聖人都是沒有問題的,何必費這手段呢!

或許這很有道理,但杜玄卻是不曾有分毫時間改變過主意。他想的非常清楚,現在諸天聖人之間,基本是一個平衡,任何一個新聖人的出現,都必將打破現有平衡,形成一個新的平衡。

證道成聖,這個過程連聖人自己都把握不好,卻是也無人能夠阻止。但是,再次之前,在沖擊聖人的道路之上,卻是有的是機會。那各家聖人,各路有志於證道的人,肯定不會吝嗇將對手毀滅在半途之中。

洞陰大帝已經沒有這個擔憂,但杜玄可還時間長著呢,他必須保證自家的道果處於絕對的安全之下,唯有這樣,他才能夠更好的在諸天萬界縱橫捭闔,大展雄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