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明廊坊(第2/2頁)
章節報錯
李荀站在前臺,向前臺服務員出示了電話號,服務員也很快準備叫後廚打包,臨走時還問道:“李先生,打包盒還是照舊嗎?“
明廊坊作為金陵老字號,開銷自然也極大,一頓吃下來人均得有四萬華夏幣不止,折算成國際通用的源幣大概是四十面值源幣。
十枚源幣就可以抵上一個中產三口之家在這個年代過上一個月的開銷,李荀即將拿到手的桂花鴨就是兩枚源幣,自己在第十九小組的月薪不過兩萬華夏幣,在這片城市也算是高薪人士。
畢竟出生入死的活,哪天人說沒了就沒了,進編制的好處就是,一旦死了就是因公殉職,家屬有優待還能拿賠償金,要是進了民間組織或者中小型的安保公司,死了那就死了,也沒後續可言。
“先生,你的桂花鴨。“服務員很快就用塑膠盒打包好拎著袋子走向李荀,將他紛飛的思緒打斷。
原本這一隻桂花鴨的包裝盒極為豪奢,李荀自己也不僅為此咂舌,換成塑膠袋就變得市井多了。
李荀點點頭接下,明廊坊的包裝也是一等一的,不能給子寒看見,自己一直都說乾的活是報社編輯,可不是什麼超凡者。
拎著鴨子走出門外,因為塑膠包裝袋還引得一些人側目觀看。
剛將鴨子掛在車把上,李荀似乎想起來了什麼,掏出手機趕緊戳了幾下螢幕,把自己剛才拍的黑熊照片發了出去。
我,李荀,報社編輯。
接上未哼完的小曲,他的背影和小電驢沒有消失在濃濃的夜色中,華夏的新型源能城市化建設已經高度繁華。
街道上佈滿車流和明亮的街燈,源能發電的效率極為強大,其本身極佳的相容性與穩定性又取代了石油黃金這一稱號,幾十年以前天網計劃的攝像頭都迭代數次了,可以隨時偵測源能波動進行警報處理,比美利堅那邊沒有約束的超凡者安全多了。
一輛普通的國產源能轎車不過三四萬華夏幣,李荀不是不能買,不過對他而言,用電驢開在狹窄空曠的人行道上,比堵在街上排成長龍爽多了。
代價則是被交警逮著,李荀就得因為人行道開電驢而交罰款,畢竟小電驢這玩意已經過時了,整個街道也被徹底規劃為汽車道,所以源能轎車的價格被大幅調控,華夏的每立方源能價格也是世界最便宜的國家之一,畢竟是源能霸權國。
雖然地下的源能列車也很方便快捷,但相較之下,李荀還是選擇靈活多變的電驢,遇上超凡事件會很棘手,不在地面上追蹤會很麻煩。
ps:
原來作家的話那一欄會放在最下面,這樣看太彆扭了,還是放上面比較美觀。
最後,求收藏,感謝各位
<不要介意。
喜歡不當救世主很多年請大家收藏:()不當救世主很多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