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清楚譚宗明葫蘆裡裝的什麼藥,也不好答應什麼。

周文整理了一下思緒,說道:“譚總,但凡直說!”

知道接下來不會是簡簡單單對話,必然是存在相互試探的。

信達對晟煊是有依賴的,要不然周文也不會找到晟煊這裡來。

晟煊不僅有周文想要的資源,也有周文想要的渠道和人脈。

這是周文短時間內拍馬也趕不上的,需要走捷徑。

什麼是捷徑,一目瞭然。

但是,譚宗明那可是老狐狸,不見得會讓周文如意。

把檔案整理好,摞在一起,而後遞給秘書艾米麗,目視著周文說道:“晟煊想收購信達資本。”

“周總作為法人,以及實際擁有者,完全可以開一個滿意的價格。”

“甚至晟煊也願意給周總保留10的股份,作為繼續留任的條件。”

對於譚宗明的突發奇想,周文笑了笑,說道:“譚總就不怕我前腳拿錢,後腳就離職了嗎?”

譚宗明不以為忤,一本正經的說道:“怕,怎麼會不怕呢!周總要是離職了,我收購信達的意義將不復存在。”

“面對周總這樣的人才俊傑,晟煊是希望一起發展的。如果周總有意,我們可以籤一個任職合同。”

甭管合同的限制條款是什麼,以譚宗明的精明程度,不可能不知道周文的重要性。在收購信達的同時,其實也是想把周文納入麾下,為他的商業帝國效勞。

但是,周文又不傻。

以他對未來市場的瞭解,只要有平臺,有渠道,周文就能賺幾十億,甚至幾百億,這不是吹噓。這是周文實實在在的“實力”,即使這份“實力”摻雜了很多水分,也是周文獨有的,別人根本無法替代周文的作用。

周文自嘲道:“譚總太看得起我了,我也只是機緣巧合,才成立了信達資本。”

“它就像一個孩子,從無到有,甚至還承載著我的夢想,走向世界。”

“譚總要是有意的話,我們可以一起賺錢,一起發展,完全沒必要盯著我嘛!”

“如果沒有想法的話,我覺得信達資本也可以在國內發展的很好,完全沒必要出海冒險!”

周文在表述自己的想法的時候,一直在觀察譚宗明,想從對方眼裡看出誠意。只是,老謀深算的譚宗明,並沒有給周文機會,掩飾的很好。

面對這隻老狐狸,周文無可奈何,既然沒得談,那就走人唄!

沒有誰是缺一不可的,包括譚宗明。

沒有你譚屠夫,難不成還要吃帶毛豬了!

正準備告辭離開呢,沒想到譚宗明忍不住了,叫住了周文。

其實,譚宗明剛剛也在觀察周文,並不像周文所想的那樣無動於衷,他只是想看清周文的對待海外市場的需求緊迫程度。

然而,周文沒有給他機會。

周文並不是一個喜歡拐彎抹角的人,在看到意圖無法達成的時候,選擇了另尋他路,而不是執著於譚宗明的晟煊集團。

國內市場這麼大,並不是只有譚宗明才能成為朋友的,完全可以另闢蹊徑,尋找別的合作伙伴。

選擇權在周文,而不在譚宗明。

這事,譚宗明也清楚,自然是沒辦法拿捏周文的。

試探不成,只能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