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慄娜的擔憂(第1/2頁)
章節報錯
周文到公司的時候,所有與會人員均已到齊,倒也不用辦公室去催促了。
環顧左右,都是30左右的年輕人,少有像周文這樣年紀的中高層管理。終究這個年紀還是剛畢業,工作年限也短,還沒有走上管理崗位。
周文也有志於培養一批應屆畢業生,但終究還是需要時間,需要磨礪。
讓慄娜關上會議室門後,周文開門見山,說道:“今天事情比較多,我就長話短說。”
“有很多事都是要安排下去做的,也不需要討論,我就沒跟大家通報有關會議的內容。至於該怎麼做,按什麼流程,會議結束後,各部門要拿個章程出來。”
“第一件事,公司人員要擴充,尤其懂國際外匯交易的。根據需求,招聘多少人,工資多少,都要拿出相應的方案。”
“第二件事,公司辦公室已經不夠用了,行政部這邊跟物業溝通一下,看看是否有多餘的樓層出租或者出售。如果沒有,要找好相應的備用場地。”
“第三件事,公司將會迎來更大的擴充套件期,投資部這邊要拿出切實可行的投資收購方案。包括不限於網際網路公司,尤其有潛力的公司。”
“第四件事,人才儲備計劃正式啟動,人事部這邊做好規劃。”
“第五件事,年關將至,投資部要做好收尾工作,保住今年的收益。務必要在11月、12月的投資計劃中體現出來,及時抽身,儘量要在過年之前資金回籠。”
“第六件事,……”
周文坐在會議室侃侃而談,各部門總監也是不停記錄著周文所說的要點。
接下來就是執行的過程,不過具體的方案肯定還要吵上幾天,不可能一下子就確定下來,事情可以說是千頭萬緒。
尤其最重要的是,錢從哪來,周文沒有說,幾個總監也沒有問。
畢竟以現在信達資本的體格,根本完不成更多的收購案。
就像火山科技,收購費用倒是不多。但是你要想做成全民應用app,沒有錢那是萬萬不能的。
推廣、技術團隊、伺服器,那一項都要錢。
並不是說一句話,它就能起來。
坐著記錄的葉奇正,有點顧慮,問道:“周總,視聽作品版權的事還要繼續關注嗎。”
按公司現有的規模以及資金量,是很難對視聽產品發起收購案的,包括一些音樂站點、影視站點等。
但葉奇正又不得不關注,因為這些都是周文特意交待的。
整個投資部精力用在了一些不必要的地方上,浪費時間不說,也浪費人力,錯過別的優質專案。
對此,周文需要作出解答,也需要給員工信心。直截了當的說道:“這些都是重點關注的專案,收購火山,可不是為了看看玩玩,是要做事的。”
葉奇正直言道:“周總,這些優質專案少則幾億,多則幾十億,我是擔心公司吃不下來。”
公司缺錢,周文是知道的。目前投資部也在準備改組,準備進入國際市場。但是葉奇正不清楚公司具體的盈利能力,也不曉得進入國際市場之後會不會被吞噬。
見解相對保守,但也不是沒道理的。
從公司角度而言,葉奇正的想法是很符合實際的。有多少錢,就辦多少事。
周文能理解葉奇正的想法,思索了一會兒後,說道:“視聽產品也不是那麼快就能談妥的,短則三五月,長則一兩年,也不是不可能。”
“錢的事,你不用操心,我相信明年會有著落的。具體的談判還是要繼續跟進,關注也不能少。”
聽著周文信誓噹噹,葉奇正心裡是真的沒底。但又不能不做,誰讓他只是一個職業經理人呢。
剛說完,投資部總監李聰插話道:“周總,公司接下要做國際交易,是不是要成立一個國際投資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