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很喜歡講歷史案例,以案說事,從中找出一些規律性的東西。

而且,少正卯的口才非常好,他與學生們一起討論,參與辯論。他言辭幽默風趣,舉例通俗易懂,講理深入淺出。

再加上大夫這樣的爵位加持,少正卯頓時紅了。史實稱,“聞人”。

與孔子一樣,少正卯認為這個社會應該要講規矩。

只是孔子強調的規矩是周公旦所制訂的周禮,孔子認為這是最完美的規矩。如今禮崩樂壞,所以時局混亂。唯有克己復禮才能讓社會安定,所以應以禮儀治理國家。

少正卯強調的規矩是符合時局的制度,周禮中那些好的應該堅持下來,但也有一些不合時宜的部分必須去除。

禮崩樂壞原因正是有些禮有些樂不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但又沒有新的規範,所以時局混亂。那就應該完善符合時局的制度,這就是法。

很顯然,少正卯與孔子的理念和觀點不同。理念和觀點的不同,導致兩人的政治主張也不同。

這真的很麻煩。

要命的,孔子與少正卯都是朝中重臣。一個是大夫級別的少正,一個是行攝相事的大司寇。

兩個猛人相遇,必然要有一番較量,以確定誰更猛。

兩種學說相碰,必然會有一番辯論,以確定孰正孰偽。

孔子當然對自己的儒家學說自信滿滿,但令他生氣的,是他的弟子們越來越不自信自己所學的。

因為孔子突然發現,聽他講課的學生越來越少!

一開始,是個別請假,到後來,居然全班學生只剩下顏回一人前來上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其他人都請了病假事假?

不,其他人都去聽少正卯的課了!連仲由都去聽了課。

孔子很火大,但他不能表現出來。他對自己的親傳弟子們一個個去聽少正卯的課沒有直接表示反對,而是從他們那裡瞭解少正卯的學問以及學術思想。

而且,他僅從一個人那裡瞭解,顏回。

顏回也沒去聽過少正卯的課,但他性格溫和,與師兄弟們關係都非常好。根據孔子的安排,顏回作了認真詳實的調研,師兄弟們都樂意將相關情況告訴顏回。

仲由甚至慫恿顏回一道去聽一次:“少正大夫的課,真的非常精彩,保證子淵你去聽過一次就會愛上這樣的課。”

顏回笑而不語,但他很清楚,老師很傷感。

老師的課同樣精彩,雖然所教所授的方式方法呆板了些,但講的是滿滿的正統周禮。

術業有專攻,既學周禮,那就得將這一套全部學會了。

少正卯的學說,有許多是違反周禮的。

顏回心志堅定,他對少正卯的學說作了全面分析後,將相關情況詳細向孔子彙報。

孔子坐不住了,少正卯這傢伙居然將不符合周禮的東西拿來蠱惑人心?!

連子路這樣跟了自己近二十年的學生都能被蠱惑,那一旦讓少正卯成氣候,自己的儒家學說還要不要傳播了?在魯國還要不要推行禮教了?克己復禮這樣的大事要不要繼續了?